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要点13篇

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要点13篇

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要点篇1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全面开启城市管理现代化新征程的开局之年。全市城市管理总体工作思路: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城市治理的重要论述,顺应城市管理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紧扣市委市政府和省住建厅工作部署,突出党建引领,注重队伍建设,矢志争先创优,加快转型升级,强化改革创新,致力打造现代化“五新城管”,全力争当城管高质量发展排头兵,为建设“强富美高”新xx贡献城管智慧和力量。

  2022年,全市城市管理重点工作是:

  一、围绕一条主线,开启城管现代化新征程

  围绕一条主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城市管理、城市治理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以勇当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为总定位、总目标、总要求,以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线,大力推进“两重一实一专”项目,为城乡居民创造更多的“小确幸”,高质量开启全市城市管理现代化新征程。

  二、强化两个保障,扛起城管现代化新使命

  强化党建引领。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城市管理的有效路径,认真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加强党建核心引领作用,组织实施党建引领城管“五强十五抓”工程,抓好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的巩固和拓展,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通过党建引领推动党建与垃圾分类治理、文明典范城市创建等重点工作深度融合,实现党建与业务同抓共赢,着力打造城管为民服务品牌。

  强化队伍建设。大力锻造“看得出、站得出、豁得出”城管队伍,突出行业领军人才招引和培育,分类抓好领导干部(含军转干部)、专业技术人才、执法队员和服务外包人员四支队伍建设,广泛开展“巾帼示范岗”“青年文明号”“标兵中队”“文明执法岗”等创建活动,搭建多层次、阶梯化的教育培养载体,实现人尽其才,人事相宜、人岗相适的目标,创塑“谋事讲政治、干事有激情、做事高标准、处事能坚韧、遇事敢担当、成事守规矩”的城管队伍全新形象,加快形成激情澎湃、勇立潮头的干事创业氛围。

  三、激发三股动力,开创城管现代化新局面

  以创新来驱动。从创新中要动力、增活力、强能力,每个处室、单位都在创新上发力,想方设法在解决镇级城管队伍管理、“转角看到美”、城管进小区、垃圾源头分类、“门前三包”等急需解决的问题上创新思路,有所突破。

  以改革赢主动。主动顺应城管重心下移新形势,继续完善提升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有序推进所属事业单位整合优化提升,理顺部门职能,加快工作转型,探索建立路(街、巷)长等制度,推进市、区、街道、社区四级管理融合,健全城管执法和行业管理前后衔接、紧密联动的协作机制,形成职责明晰、多方共治“大城管”格局。

  以争先促行动。牢固树立争先创优意识,突破“自我设限”的传统思维、克服“甘居中游”的平庸心态,把真抓实干作为最有效的“方法论”,以落实岗位责任制为抓手,以年度综合考核进入同组先进行列为目标,大力倡导“敢为人先的闯劲、坚如磐石的韧劲、虎口夺食的拼劲”,更加务实地把工作做在先、干在前,创造更多具有xx城管特色的工作品牌。

  四、坚持四项抓手,夯实城管现代化新业绩

  坚持标准化管理。对标全省领先、国内一流目标,不断梳理完善市容管理、环境卫生、行政执法、许可服务等技术规范或标准体系,着力推进精细化管理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形成“定标准、学标准、讲标准、用标准”的生动局面。统筹抓好城市精细化管理区域标准和行业标准,积极申报地方标准规范,做好标准规范的更新和维护工作,强化行业之间标准规范的有机衔接,逐步实现城市管理领域标准规范全覆盖。

  坚持项目化推进。以重点项目为导向、目标任务为重点、督查考评为抓手,通过“工作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具体化”推进工作落细落实。对确定的年度“两重一实一专”项目,逐一明确目标任务和完成时限,逐一落实责任领导、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同时,强化督查考评,继续将“两重一实一专”项目作为年度重点督查内容,实行一月一通报、一季一研判,并纳入年度绩效考评。局领导班子成员定期到挂钩联系县(市、区)督查重点项目推进情况。

  坚持全方位创建。强化“城市文明、城管先行”意识,紧扣“全市域、全领域、全体系”创建要求,扎实开展市容秩序、环境卫生、后街背巷整治和基础设施提升等八项创建行动。落实好局领导班子成员基层联系点和县处级干部、机关工作人员挂钩路段包保等六项机制,以“零失分”的最严要求常态化开展文明创建专项督查,积极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坚持常态化考核。加强与考核部门的沟通联系,明确考核标准和要求,结合部门工作实际,将考核内容细化分类,量化考核分值并分配到各职能处室和直属单位,突出差异化、精准化导向。学习借鉴常州城市长效综合管理考核的做法,结合实际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提高考核指标融合度,有效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

  五、深化“五新城管”,打造城管现代化新标杆

  聚力打造全民城管。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做到管理与服务并重,积极引导居民有序参与城市管理,促进城市管理转型、推动城管服务升级,注重发挥市、县两级“两代表一委员”咨政作用,定期邀请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热心市民观摩城市管理重大项目、监督城市管理重要事项;狠抓城市管理顽症治理,着力解决好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操心事,加快早餐点和小修理等便民服务点的规划提升,优化车辆停车泊位施划优化,下大力气解决非机动车停车不方便问题,完善共享单车和公交车辆高效换乘设置,深化“城管护学岗”建设,持续整顿校园周边环境,加强城市窨井盖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大力推进城管“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系列宣传活动,拓展“城管开放日”等活动内容,提高城市管理工作公众知晓率。深化城管志愿服务,建立人数众多、类别齐全、统分结合的城管志愿者队伍,不断提升系统各级干部职工走好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

  致力打造法治城管。聚焦城市管理的难点、热点和痛点,主动协调市人大及司法部门,推动出台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等规范性文件或地方立法。加强城管法制宣传教育,研究制定城管部门“八五”普法计划,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教育和宣传普及。动态梳理更新行政权力清单,编制《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指南》,依法公开执法主体、执法程序、处罚标准、违法事实、执法依据、处罚内容等事项,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强化诚信体系在法治城管建设中的作用,推进沿街商铺、环卫企业、建筑垃圾运输企业信用积分管理,深化“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检查机制,促进公平公正执法。围绕城管堵点、痛点,切实抓出一批有典型意义的大案难案,丰富案件种类,强化震慑教化作用。加强县(市、区)、街道和城市管理相关部门间的沟通协同,建立多部门、多层级的执法“联动+融合”机制,提高执法管理合力。遵守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和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加强“两法”衔接,定期组织开展执法案件评查,坚决杜绝城管执法行政复议改处或行政诉讼败诉。

  着力打造智慧城管。以“实用、通用、易用、爱用”为导向,按照“城市驾驶舱”城管分舱定位,依托市政务云支撑平台和共享交换平台,x月底建成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主体框架和智慧执法、智慧环卫主要应用场景,确保年内实现市级平台与国家平台互联互通、数据同步、业务协同,并逐步向县(市、区)延伸拓展,尽快实现全市域城管智能化、信息化升级改造。统筹“建、学、用、战、评”,推进专群结合、建用一体,推动大数据在户外广告、楼宇亮化、智慧执法、渣土管理和垃圾分类业务上的智慧应用,做到智能识别、深度分析,辅助决策。制定全员技能应用教育培训方案,通过外聘专家授课、内请专才辅导,提升各层各级人员实操能力。建立健全与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相配套的体制机制,加强对城市管理工作的量化考评,有效推动城市管理各有关部门履职尽责,提升城市常态长效管理水平。

  全力打造精细城管。践行用“绣花功夫”管理城市的理念,通过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提高精细化水平,绣出城市的品质品牌。大力推进xx个新版“五个一”精细化样板点建设,将精细化建管向县(市)、街镇延伸,探索有xx特色的精细化建管之路。以细化落实市容环卫责任区制度为契机,打造城市商业综合体、重点路段示范窗口,抓好城郊结合部和后街背巷的整治管理,建立市、县、街(镇)、社区(村)分层分类管理责任体系,切实解决好车辆停放、占道经营等薄弱环节,不断提升户外广告、店招标牌、公共厕所、垃圾厢房等设施美感。垃圾分类处理工作要继续在全省领先,攻克市民家庭垃圾源头分类难、小区四分类集中点设置难、后道设施建设难、运营企业常态优质服务难突出问题,纵深推进全市垃圾分类和固废处置等工作,提高餐厨垃圾分类绩效,构建分类别、全链条、闭环式垃圾处理新局面。

  努力打造文明城管。坚持文明城市、文明城管和文明市民同创互促,统筹抓好文明城市、文明单位创建和文明职工培育,以文明城管建设引领干部职工文明素养提升,促进市民文明习惯养成。强化“文明创建、城管主责”意识,全市域组织推进线杆线缆、违章建筑、户外广告、店招标牌、野广告、占道经营专项整治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深化行业精神文明创建,巩固市级文明行业创建成果,尽快实现市级文明单位系统全覆盖,省级文明单位再扩面,在国家级文明单位、“工人先锋号”、“青年文明号”、“巾帼示范岗”上求突破,全面提高城管职工文明素养。引导市民文明素质养成,找准城管助推市民文明素质提升的切入点,持续纠正乱扔垃圾烟蒂、乱涂写、乱张贴、乱停放等不文明行为,教育引导市民群众当好城市主人翁、争做向善好公民,打牢城市文明创建强大的群众基础。

  六、实现六大提升,迈出城管现代化新步伐

  提升xxxx产业园的影响力。按照“优化布局、适度超前”原则,协同抓好xxxx产业园区规划升级,加快推进市xx产业园厨余垃圾处理项目,适时启动市xx产业园生活垃圾焚烧二厂规划建设,着力打造全省典范、全国一流的垃圾处理循环产业园区,示范带动xx区、xx县等地的xx产业园区规划建设,为生态新xx建设和“双碳”目标做出贡献。

  提升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实效性。认真落实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xxxx-xxxx年)》,高质量推进生活垃圾“四分类”试点小区建设,创成xxx个以上的省级垃圾分类达标小区。加快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建设,尽快弥补垃圾分类处理弱项,xx生活垃圾焚烧厂二期项目按期开工建设,建成市xx产业园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填埋场二期,提升焚烧飞灰处置能力。继续抓好市区填埋垃圾开挖焚烧。

  提升城乡环卫保洁机械作业率。继续推行环卫作业车辆全市集中采购模式,对市域范围内城乡环卫保洁、垃圾清运、扫雪除冰等工作用车需求进行汇总,确定采购类型和数量。大力采购使用新型抑尘车和新能源汽车,确保城市主干道机械化清扫率达到xx%以上、后街巷道机械化清扫率达到xx%以上,积极争创环卫保洁机械化作业示范城市,创造“最洁净城市”,让xx“真干净”品牌更出彩。

  提升城市空间治理的舒适感。全面落实“转角遇见美”城市美学理念,结合城市更新行动,继续深化“五个一”城市建管精细化示范项目创建,大力推进全市线杆线缆、户外广告专项整治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实施大市区标志性建筑夜景亮化节能改造工程,对商业街区、城市家具、建筑立面、店招标牌等进行深度设计改造,融入xx特色文化,再打造一批“网红街区”和“城市客厅”。

  提升保障城市运转的承载力。加快综合型、现代化垃圾中转站建设,市本级项目年内主体工程竣工,市开发区完成华山路中转站建设,xx区城北新城和xx高新区xx河中转站xxxx年全面建成,“关停并转”市区xx座小型垃圾中转站。大力推进城市治理“一网统管”,加强与市城市驾驶舱的深度交融,着力推动跨系统、跨部门、跨行业信息资源的整合协调、共享交换、业务协同,更好汇聚融合城市管理各职能部门数据资源,形成综合性城市管理数据库,为城市常态长效管理提供信息支撑。

  提升城管体制机制的聚合力。建立健全“高位推动、各方协同、末端延伸、全域考核、专项整治、典型带动”体制机制,切实发挥市、县(区)城管委组织牵头作用,着力解决城管全局性重大问题,落实“党建进社区、城管进小区、考核到镇街、责任到基层、管理到网格”五项措施,健全完善区域城市管理综合考核和专项考核评估体制机制,提升城管现代化的强大合力。

  七、守好七个底线,筑牢城管现代化防火墙

  守好安全稳定底线。制定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要点,持续开展安全生产三年专项整治行动,加大户外广告店招标牌、环卫设施设备和作业办公场所安全隐患排查,精准查找存在的安全生产问题,确保各类安全生产工作平稳有序。继续抓好信访投诉办理,对信访突出问题落实领导包案机制,完善局领导定期下访和接访制度安排。推动城市综合管理网格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网格的融合,共建平安xx。

  守好廉洁自律底线。全面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责任,持之以恒深化“xxx”警示教育和“正风肃纪看机关”活动,抓好以案明纪、风险排查,用好个别访谈、约谈提醒,定期研判部门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强化内部监督,加强机关纪委和基层纪检委员力量配备,提高专兼职纪检干部的履职能力和工作水平。扎紧制度笼子,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倾力打造“清廉城管”。

  守好舆情防控底线。加强与媒体协作沟通,加大正面宣传引导,传播城管声音,讲好城管故事。加强信息发布审查审核,坚决防止发生网站、微信泄密事件。修改和完善xxxx年舆情防控方案,加强全系统舆情引导管控业务培训,提升各级干部职工引导舆论、应对舆情的能力。充分利用市公安城管联系群、市城管系统舆情处置群、移动舆情监控平台,及时、快速、有效发现和处置各类舆情。

  守好作风建设底线。以作风建设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为重点,持续深化部门作风建设,组织“服务对象谈行风”“信访投诉上家门”等行风评议活动,强化行政许可、物资采购、服务外包等监督检查,及时查纠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推动政风行风持续向上向好。

  守好文明执法底线。认真落实住建部《城市管理执法行为规范》,研究制定加强全市城管系统执法管理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强着装规范、文明执法的监督检查,严格执行执法管理人员“十严禁”。按照“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协管人员准入管理、岗位责任、教育培训、考核奖惩等制度,全面清理规范服务外包行为,坚决杜绝粗暴执法管理行为。

  守好生态环保底线。加强市域范围焚烧厂监管,定期邀请专家进行环保问题排查,确保烟气排放达标。开展全市垃圾渗滤液处理达标升级工程,严格规范垃圾填埋场和中转站渗滤液处置,及时升级处理工艺,坚决杜绝直排、偷排现象,确保垃圾填埋场和中转站渗滤液不出任何生态环保问题。

  守好疫情防控底线。常态化抓实系统疫情防控,严格规范作业流程和个人防护,足量储备医用口罩、消毒液和防护手套等防疫物资,加大中转站、公厕、作业车辆等消杀力度。加强系统职工疫苗接种、核酸检测和出行管控,确保应种尽种、应检尽检。

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要点篇2

  2022年全市应急管理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加快构建抵御自然灾害防线,努力打造科学高效应急救援体系,以高水平安全服务全市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聚力机制创新,推动形成齐抓共管新格局

  1.完善体制机制。坚持全市“一盘棋”,推动“三委三部”办公室及其成员单位监督管理一体化和市、区(市)应急管理系统行政执法一体化。健全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联防联控机制,优化会商研判、联合检查、专项治理等制度措施。进一步理顺防汛抗旱、森林防灭火、抗震救灾等应急指挥机制,实现科学精准指挥。

  2.压实各方责任。组织制定市级安全生产权力和责任事项清单,制定市级领导干部年度安全生产工作清单和新任区(市)、市直部门、市直国有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履职告知书》,实行“照单履责、按单办事”。发挥生产经营单位安全总监作用,全面推行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制”,毫不放松压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

  3.严格督导考核。健全“三委三部”及其办公室综合协调、督促指导、约谈警示等工作制度,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防灾减灾及防汛抗旱、森林防灭火、防震减灾等督导检查,加强重点时段督导检查。科学设定考核内容,细化考核实施细则,实施安全生产季度考核。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办法,推动实现事故问责全覆盖。

  二、聚力风险防控,推动安全生产能力建设实现新提升

  4.强化风险防控。推进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建设,x月底前完成燃气、供排水、热力、桥梁、综合管廊、地铁和隧道城市生命线工程监测感知网络覆盖,xx月底前实现公共安全、生产安全、防灾减灾等部分重点领域监测预警互联互通。完善重大灾害会商研判制度,精准排查防范基础性风险、市场波动风险、季节性风险、节假日风险、海上风险、特殊风险。督促企业健全重大风险评估、监测、公告、预警机制,完善风险数据库和风险“一张图”。

  5.强化专项整治。“四位一体”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巩固提升,深化“x+xx”专题专项安全整治,完成xxx项重点治理任务。用好问题隐患和制度措施“两个清单”,突出抓好海上安全和城镇燃气专项整治。强化涉海客运、演出场所、地下空间、“多合一”场所等人员聚集场所安全管理,加强联合惩戒、行刑衔接,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6.强化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扎实开展为期一年的危化品安全风险集中治理,严密防范高危细分领域和大型油气储存基地等的安全风险,重点抓好苯乙烯等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开展“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试点建设和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建设工作,提升信息化管控水平。推动危险化学品企业自动化改造升级,力争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的生产装置实现全流程自动化控制。推进重大危险源企业和化工医药企业专项整治,持续开展“x+x+N”专家指导服务,实施危化品企业工伤预防能力提升工程。

  7.强化烟花爆竹安全监管。推进烟花爆竹批发、零售连锁经营模式,落实“十统一”安全管理措施,加强烟花爆竹销售环节的安全管理。从严开展烟花爆竹“打非治违”,坚决整治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零售店(点)。

  8.强化非煤矿山安全监管。推进“智慧矿山”建设,年底前生产建设非煤矿山和尾矿库全部接入“非煤矿山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综合管理系统”,实现重大安全风险实时在线监测。加大非煤矿山监督检查力度,聘请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对重点地下非煤矿山和尾矿库开展安全生产“会诊式”检查。深化外包队伍综合整治,年底前全部清理地下生产矿山外包队伍。

  9.强化工贸企业安全监管。开展涉爆粉尘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推进金属冶炼、食品加工类涉氨制冷企业隐患治理,突出抓好危险作业活动安全管控,严厉打击钢铁、铝加工、有限空间作业等行业领域违法违规行为。组织对工贸重点企业开展安全生产“会诊式”检查。制定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定级管理办法,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与双重预防机制融合建设,年底前规模以上工贸企业xxx%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和双重预防机制。在小微企业推广应用智慧安监云平台,年底前存在重大危险源工贸企业xxx%接入监管系统。

  10.强化行政执法检查。坚持全员执法,推行“局队合一”,持续开展常态化的全域性、区域性异地执法。推进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健全执法体系,整合执法职责,组建执法队伍,高标准完成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创新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推进委托镇街行政处罚工作,年底前实施行政处罚的镇街达到xxx个。开展安全评价机构“双随机”执法抽查,严厉查处出具虚假报告等违法违规行为。

  11.强化调查评估统计。完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程序、一般生产安全事故调查报告审查备案程序,完善并落实统计直报制度,督促指导区(市)规范事故调查并按期结案。建立与纪检监察机关、司法机关有效衔接的事故调查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时效性和权威性。建立灾害事故评估(复盘)机制,研究分析灾害事故规律特点,制定落实改进措施,防范类似事故发生。

  三、聚力防治结合,推动自然灾害风险抵御能力建设实现新突破

  12.加强自然灾害风险预警研判。建设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平台,完善年度、季度和特殊时期自然灾害风险联合会商研判机制。建立健全自然灾害信息报送和预警信息发布体系,推动区(市)应急管理部门和乡镇(街道)建设灾害信息员队伍,不断提高预警信息发布和灾情报送精准度。

  13.加强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完成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x月底前汇总行业部门普查数据,形成综合性普查成果;年底建立市、区(市)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和减灾能力数据库,推动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应用。扎实推动自然灾害防治九项重点工程建设。

  14.加强森林防灭火工作。完善市应急指挥平台森林防灭火模块,推进全市森林防灭火资源、基础信息、日常管理和应急指挥数字化建设。加强森林火情视频监控、飞机巡护等立体监测,推广应用xD扫描型多普勒激光雷达遥感应急监测装备。发挥市森防指办公室牵头抓总作用,督促各级各部门推进森林防灭火基础设施建设,建强森林消防专业队伍,推动落实市森林消防大队营房、训练场地,着力配齐配强森林消防装备器材。

  15.加强防汛防台风工作。健全防汛防台风工作机制,完善防汛防台风工作措施,出台市防指《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汛防台风工作的意见》,制定市级河湖长防汛抗旱责任分工。完善市应急指挥平台防汛抗旱模块,梳理防汛防台风抗灾备战重点事项清单。督导各级各部门持续开展汛前汛中汛后隐患排查整治。指导督促基层加强防汛应急能力建设。

  16.加强震害防御工作。制定年度震情跟踪监视与应急准备工作方案,做好系统运维保障、震情跟踪监视和趋势分析研判。推进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和风险评估,编制全市地震灾害风险区划图和地震灾害防治区划图。加强地震安全性评价监管,x月底前完成官路水库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推进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作。推进xx市地震监测预警及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年底前建成地震烈度速报及预警系统平台、洞体地震监测系统主体工程。

  四、聚力协调联动,推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取得新成效

  17.突出应急指挥一体化。推进一体化综合应急指挥平台建设,拓展信息汇集、会商研判、资源管理等专业子系统,完成防汛抗旱、危化品、森林防灭火、地震灾害等专题应用场景开发。整合交通、气象、林业、水务、城管等应急联动部门指挥调度系统,完善市、区(市)、镇(街)应急值守平台三级一体化指挥调度体系,加强“应急一键通”的管理使用,实现综合指挥“一屏联动”。完善现场指挥部运行机制,保障现场指挥高效运转。

  18.突出应急值守规范化。完善市应急指挥中心“x+x+N”(x名带班领导、x名值班长和x个值守岗位、N个业务处室加强值班人员)xx小时应急值班制度,加强值班力量业务培训,备足备齐个人携行应急物资,全方位落实应急准备措施。完善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重大隐患和事故省级直报制度,优化预警信息发布程序,量化灾害预警和应急响应启动标准,提升短时快速反应能力。全面开展应急值守标准化建设,规范“应急值班值守”系统使用,力争年底前各区(市)硬件建设达到省一级标准。

  19.突出应急演练实战化。发布《xx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组织相关部门修订发布专项应急预案。牵头组织开展地震地质应急预案综合演练、防汛防台风和森林防灭火实战演练、航空救援队伍综合演练。指导相关部门(单位)开展危化品集装箱堆场、超高层建筑火灾、地铁运营等事故预案实战化应急演练。组织对重点监管企业应急预案演练情况开展专项督导检查。

  20.突出队伍建设专业化。修订《xx市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管理办法》,加强危险化学品、防汛防台风、地震灾害、隧道、山岳救援、森林防灭火、海上搜救等领域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出台《关于加强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社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标准和政策保障等措施,引导其向专业化、规范化发展。加强航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出台《xx市直升机起降点布局规划》,持续完善航空应急救援服务体系。推进微型应急救援站建设。推进省海洋灾害应急救援中心建设,8月底前实现实体化运行。

  21.突出物资保障系统化。发挥市应急物资保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推动落实《xx市“十四五”应急物资保障规划》,健全部门间应急物资协调联动机制和应急救灾物资快速调拨机制,加快推进应急物资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应用。推动构建多元化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立应急物资分类分灾种的社会化保障工作机制,持续完善防汛抗旱、森林火灾、地震地质、危化品救援等应急救援物资市级实物储备。

  五、聚力强基固本,推动应急管理基层基础建设开创新局面

  22.推进法治保障。坚持专项普法与科学立法、严格执法一体推进,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突发事件应对法》,加快推进《xx市安全生产条例》修订,制定《重大安全风险防控工作指导意见》《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规程》,修订《xx市安全生产和地震行政处罚裁量基准》。依法推进“三零e办”等行政审批服务模式,打造数字化办事环境。

  23.推进xx支撑。推进重点行业领域“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建设,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推进重点企业“电眼工程”应用,以电力大数据助力精准监管。深化“数字危化”平台应用,加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销售、运输全链条协同管控。出台应急安全xx联合创新管理办法,推进应急安全xx联合创新体系建设,激发基层企业和科研院所安全应急xx创新活力。

  24.推进宣教培训。组织全国“安全生产月”“防灾减灾日”“查保促”和安全宣传“五进”等主题活动,持续强化警示教育,提高公众安全意识和素质。开展“大学习、大培训、大考试”专项行动,强化“三项岗位”人员培训考核,抓好企业全员安全教育培训。进一步推进考试中心建设,实施安全培训考核规范提升行动,年底前建设涵盖我市特种作业实操考试准操项目的考评员队伍。

  25.推进社会共治。加大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力度,进一步畅通举报渠道,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加强与媒体合作,建立安全生产“曝光台”“宣传栏”,定期向社会公布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社会关注度比较高的事故隐患和先进做法。在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交通运输、建筑施工、民用爆炸物品等高危行业领域全面推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推动灾害民生综合保险数据纳入全市“社会救助一件事”平台管理。

  26.推进示范创建。推进综合减灾示范创建工作,指导崂山区创建第一批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市、区),年内创建国家、省、市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xx个。推进中国地震局xx防震减灾市级示范中心和各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年内创建地震科普示范学校x所。推进即墨区体育中心国标Ⅰ类和全市20xx年以后新建中小学校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大力发展应对多种灾种、室内室外多种类型的应急避难场所。

  六、聚力党建引领,推动应急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27.强化理论武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持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格执行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第一议题”等学习制度,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应急管理系统落地生根,坚决扛牢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政治责任。

  28.狠抓作风建设。深入推进模范机关建设和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创建,持续开展文明单位、先进机关、优秀党员等评选活动,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营造创新争优良好氛围。落实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开展党组织、党员“双报到”工作和党支部联创共建活动,发扬斗争精神,动真碰硬解决一批难点痛点堵点问题。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化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建立并落实问题、措施和责任清单,持续纠治“四风”,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

  29.打造过硬队伍。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及时补充调整后备干部队伍人才库,充分调动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的内生动力。组织开展全员业务调训和网络培训,提升干部专业化能力。全方位加强应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努力铸造一支让党和人民始终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应急管理铁军。

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要点篇3

  依托党校、高等院校、培训基地等现有培训教育条件,推进应急管理培训教育基地建设。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X新区2022年应急管理工作要点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X新区2022年应急管理工作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的系列重要论述,认真贯彻市委X届X次全会和全市安全生产暨消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新区安全生产暨消防工作会议的各项决策部署,以党建为引领,以推进监管改革为抓手,以真正压实责任为关键,以夯实基层基础为保障,以提高应急响应能力为牵引,以加快数字赋能应急管理为突破,以推动社会化服务为助力,以打造应急铁军为支撑,牢牢抓住遏制重特大事故这根主线,在推动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上敢于担当、主动作为,为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一、主要目标

  安全生产方面,继续在市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中争先创优;补短板、强弱项,高质量推进安全生产各项任务落地落细,确保2022年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较前两年平均数下降X%,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同比前两年平均值下降X%,新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自然灾害方面,直接经济损失占新区GDP的比例控制在X%以内,不发生自然灾害亡人事故,力争防汛防台工作少伤人、少损失。

  二、重点工作

  (一)党建有品牌,全面提升应急干部队伍“精气神”。以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的系列重要论述为首要政治任务,着力锻造“讲政治、重担当、守纪律、有活力的应急铁军。

  1.深化学思践悟,打响应急系统党建品牌。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的系列重要论述作为党员干部会议“第一议题”和固定主题党日学习的重要内容,全年开展固定主题党日活动不少于12次。以全省“最美应急人”为榜样,完成“应急先锋岗”建设,同时在应急先锋岗基础上组建“党建先锋”联盟;继承“X安全大讲堂”创建成果,进一步深化宣教品牌建设。实施安全生产领域“企业吹哨,应急报到”,深化党建双强双优、走亲连心三服务、助千企帮万户和党员志愿服务活动。

  2.开展分级分类培训,提升应急管理队伍素质。依托党校、高等院校、培训基地等现有培训教育条件,推进应急管理培训教育基地建设。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分层级举办安委会成员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监管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推动街道、村(社区)安全监管员、网格员开展培训;完善两周一次局内工作人员统一夜学模式。持续提升应急管理系统干部队伍统筹协调和督查指导能力、依法监管和行政领导能力、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

  3.推进机关文化建设,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完成党建活动室建设,利用会议室、走廊墙面,建设以党建为主题,涵盖安全生产、依法治安等内容的应急文化墙。推出应急卡通形象,推动应急文化用品的设计和制作。开展形式多样的机关团建活动,全面打造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干事创业氛围。

  4.推行全链条护航模式,强化服务意识和理念。对危化建设项目建立项目清单,实时跟踪及时掌握各项目进展情况,主动提供技术咨询等服务;学习其他先进园区经验做法,推动建立化工项目的入园联审机制;明确危化项目的入园条件,编制完成入园风险评估导则;围绕项目可行性研究、安全条件审查、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安全生产许可等环节,组织专家进行严格论证,确保建设项目安全落地。

  (二)压实责任有实招,全面提高履职尽责能力水平。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要求,从严压实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部门监管责任,督促企业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1.全力压实党政责任。建立健全责任清单。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立党政领导干部职责清单和年度工作清单,切实强化新区、街道两级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履职意识。不断完善组织架构。完善推进安委会“1+X”责任体系建设,及时调整扩展新区安委会组织架构,健全运行工作机制,进一步厘清街道、部门安全生产监管职责,切实消除安全监管盲区。持续强化履职督查。常态化统筹运用安全生产考核、警示、约谈、问责等措施,激发党政领导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真正发挥“关键少数”表率作用,推动安全生产监管责任落实到位。

  2.全面落实监管责任。开展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大普查。全面辨识辖区存在的危害因素或危险源,摸清重大安全风险底数,梳理明确街道、行业部门的风险分级分类管控责任。推行安全风险分类分级监管。严格实施安全生产预防、检查、治理的全流程监管工作,加强制定各行业分类分级监管名单和执法计划,确保辨识排查到位、评估分级到位、公告监督到位、防控措施到位、持续改进到位,精准预防事故发生。建立健全重大风险联防联控机制。加强源头治理,落实重大风险研判,依托现有“1+8”专委会工作机制,共同研究建立涉及多部门监管、位置相邻、行业相近、业态相似的区域和行业领域重大风险防控和隐患治理的沟通协调机制。实施指数评价工作。结合风险指数、管控指数、事故指数、保障指数等内容,建立完善街道安全发展指数和部门风险管控指数,全面反映辖区和行业安全状况,督促落实监管责任,切实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3.狠抓企业主体责任。实施危化企业安全管理动态指数。完成动态指数信息化模型建设,并上线运行。加大动态指数结果运用,根据动态指数情况对危化企业“一把手”分别采取通报、增加检查频次、约谈、进行安全生产知识考试、表态发言等惩戒措施,倒逼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实施企业负责人积分制。综合运用企业安全管理动态指数,结合监督检查和隐患整改情况,对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安全生产制度不全、安全员配备不到位、安全监管机构不健全、隐患排查不到位、隐患整改不及时、被行政处罚等行为进行综合扣分,扣分结果运用到行政指导书,建议企业负责人“回炉重造”。推进风险管控体系建设。在2020年重点企业、园区风险管控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全面推动各行业企业开展风险管控体系建设,试点高风险行业严格实施企业安全风险公告、岗位安全风险确认和安全操作“明白卡”制度,建立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档案。

  (三)基层基础有提质,强化安全生产基本盘。以三年行动为指引,紧盯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严查严管、专项治理,并持续发力,督促问题隐患整改落实。

  1.进一步推动落实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三年行动。对“3+9”个专题专项年度任务继续实行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实体化运行三年专班,持续推进危险化学品、加工制造类小微企业、消防、道路交通运输、建设工程施工、工业园区等功能区、危险废物、特种设备、城市运行安全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提升各项安全整治监管工作效能。

  2.紧盯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工作。以最扎实的工作作风推进直接监管领域风险防控和隐患整治工作。危化领域:强化源头防控,充分发挥综合监管作用,会同街道、相关部门监督指导危化企业做好关停处置工作。推动落实《X市危险化学品“禁限控”目录》,严控涉光气、氯气等有毒气体以及硝酸铵、硝基胍等爆炸危险性化学品的建设项目。对照《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排查治理导则(试行)》,按照“一园一策”原则制定临江新材料产业园区整治提升方案,明确责任部门、整改措施及时间进度,迎接完成国家、省对化工园区的现场核查,确保园区评分达到70分以上(C类一般安全风险)。全面提升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风险管控能力,推动完成危化重点企业装置改造和工艺升级;完成相关产品生产工艺全流程反应安全风险评估。工商贸领域:做好危化品存储一集中、危化品使用一本通、企业信息一键查、园区情况一册清“四个一”工作,护航生物医药产业安全发展。开展粉尘、喷涂行业专项整治,全年针对“三场所三企业”、部队飞地等行业的安全生产开展持续专项整治,通过隐患排查治理提升行业本质安全水平。到2022年底,基本消除严重影响加工制造类小微企业安全的违法建筑和违章搭建,涉及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集体房屋、土地一律不得对外租赁生产经营;所有加工制造类小微企业风险管控体系覆盖率65%。持续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全年新增三级以上标准化达标企业50家。

  3.持续深化“30日隐患暗访督办闭环机制”。围绕隐患排查与治理机制,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隐患暗访整改闭环机制工作的通知》,明确隐患暗访、整改、延期、闭环等工作流程和自行开展要求,进一步规范“30日隐患暗访交办”。充分发挥各级专委会行业领域统筹牵头作用,常态化开展隐患曝光和整改闭环工作。要求各专委会每年制作不少于2期行业隐患暗访视频、各街道每年制作不少于4期隐患暗访视频,强化源头治理和长效机制建设。

  (三)综合应急有提速,全面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围绕构建“大应急、大安全、大减灾”体系,逐步实现新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目标,狠抓重点领域和治理薄弱环节,大力推进实施应急管理防抗救一体化建设工程。

  1.进一步健全应急联动体制机制。出台《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指导意见,加快构建“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应急能力体系。强化区、街道两级应急管理指挥中心建设,加快建立“1+7+N”,即1个区级指挥中心综合指挥、7个街道指挥中心分级指挥、N个片区指战员现场指挥应急救援体系。进一步明确和规范值守中心日常工作制度职责,真正发挥紧急事件处理“前哨”作用;严格落实新区、街道两级应急管理值班制度,确保上下信息和指令畅通。充分发挥应急指挥平台作用,建立健全完善高效的信息体系,通过运用大数据、可视化等智能手段,加强预报预警信息共享和风险会商联动机制,形成部门间、军地间、上下游、左右岸通力协作的应急联动新格局。

  2.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基层基础工作。完成街道、村(社区)基层防汛防台“5+1”体系建设;严格落实“三包”制度(即“委领导包街道”、“街道领导包村(社区)”、“村(社区)干部包户到人”)。推进全区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相关责任主体应编尽编、依规备案,加快形成新区预案体系,编制完成村(社区)“多合一”预案手册。编制新区应急物资规划与目录,建立社会应急救援队伍培扶持制度。协调督促相关部门做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并对问题隐患实施防患整治排名销号制。

  3.进一步强化应急救援与保障能力。推进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2022年完成32个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和验收,同步完成可视化工作,实现街道、村(社区)避灾安置场所全覆盖。加强企业专兼职消防队、行政村志愿消防队以及社区微型消防站建设,建立共训共练、救援合作机制,实现重点区域、重点企业救援队伍全覆盖,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应急救援,提升“灭早、灭小、灭初期”能力。

  (四)执法改革有亮点,切实提高应急管理执法、监管工作效能。以综合执法改革为契机,确立分级分类精准执法体系,完善执法队伍建设,全面实行执法规范化,提升执法威慑力和违法行为高压态势,不断创新社会化监管手段,优化提升工作效能。

  1.强化执法队伍能力建设。整合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工商贸等方面行政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职能,加强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力量。定期开展执法竞赛、交叉检查、案卷评审等活动,提升执法队伍素质。

  2.提高执法力度、执法效能。依托互联网+监管机制和统一办案平台,全面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紧盯“三场所三企业”、涉危险化学品企业等重点企业,落实好分类分级精准执法,对一般安全生产隐患以服务指导为主,对安全生产条件差、有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企业严格处理,同时督促同类型相关企业举一反三,切实达到“查处一个,警示一片,教育一方”的效果。落实“双随机”执法检查要求,把“双随机”执法任务和日常执法监察有机结合,不断扩大企业安全生产监管的覆盖面。建立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和安全生产重大隐患、事故案件行刑衔接机制,提高执法震慑力,让安全生产执法“长牙齿”。

  3.创新基层执法、监管手段。完善违法线索移交制度,各街道每月上报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企业,经应急管理局调查核实处罚的,在年终考核中酌情予以加分。定期组织街道安全生产监管人员业务培训,提升基层监管水平和效果。推进社会化服务,以中化协会驻点服务为范本,积极推广专家工作站、常驻第三方服务机构、企业互助平台、安全生产体检站等社会化服务模式,2022年底引入不少于10家危化品安全社会化服务机构。加大对加工制造类小微企业社会化服务推行力度,2022年底,生产加工型企业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覆盖率达到70%以上。

  (五)精密智控有突破,全面提升应急管理数字化水平。推进智慧安监与应急管理一体化平台迭代升级,加快数字赋能应急管理,提升风险精准识别,推进应急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进程。

  1.继续推进一体化平台建设。建设完善包括应急指挥大厅、会议会商室、值班值守中心在内的,集监管、会商、应急多功能于一体的指挥中心。完善“1+3+x”智慧安监与应急管理一体化平台,实现与街道“基层治理四平台”综合指挥系统互联互通,实现指挥统一高效,为新区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基层应急能力提升打下扎实基础。

  2.推进重大风险精准智控。通过推进危化企业“智能化二道门2.0版本”系统建设,集成人脸识别、实时显示、报警功能、跟踪功能、统计功能、电子围栏、巡检管理、作业管理和应急处置等功能,实现对人员、车辆、区域、风险重点管控和危化企业电子化封闭管理。并将字典数据与一体化平台进行整合,通过对危化企业人员定位数据分析,为危化安全监管提供数据支撑。

  3.强化数据开发与运用。加快数据开发与应用,满足更多场景应用数据需求,形成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排查、监测预警与快速处置闭环管控。深度开发城市安全运行模块,融合各部门安全生产、自然灾害等风险监测监控数据,优化城市风险一张图,推进安全风险感知系统建设。升级X新区危化安全风险管控信息模块,拓展危化重点企业视频监控和监测预警数据接入,做到危化企业底数清、风险清、措施清。优化防汛防台模块。更新完善气象、林水、规资、城管、公安等平台相关监测预警数据,优化风险五色图、浙江安全码应用、掌上应急等功能。加强应急指挥系统实战化应用,实现现场视频30分钟接到指挥大厅。可视化平台建设延伸至街道、村(社区)两级,村级视联网。

  (六)安全素养有提升,深入推进安全文化建设。以全民安全素养三年提升计划为抓手,常态化宣传手段和创新性宣传手段相结合,推进安全宣传的广度和深度,向社会、民众普及安全知识和应急技能。

  1.深化全民安全素养三年提升计划工作落地落细。聚焦聚力危化、交通运输、消防等重点领域重点人群教育培训,实现从业人员安全素养明显提升。开展第三期“X杯”企业员工应急技能大比武,提升并检验企业应急能力。与在杭高校合作开办第三期化工“大专班”,提升企业负责人、安管员和重点岗位人员学历。推进实施企业百万员工大培训,重点培训企业负责人、安管员和重点岗位人员,新区全年培训人数达到27000人以上。

  2.持续开展常态化宣传工作。深入开展安全宣传“五进”活动,创新形式开展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法宣传周等各类主题活动。进一步提高应急管理微信公众号品质,力争关注用户数达到10万。制作一批精品宣传产品,打造区级应急安全科普精品库,有效提升群众对安全生产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3.发挥应急体验馆宣传阵地功能。进一步发挥体验馆安全宣传作用,制作新区安全生产宣传专题片,讲好安全生产故事。继续提升应急体验场馆建设质效,新增3家街道应急体验馆,探索建设区级大型综合体验场馆,力争2022年新区体验人数达到2万人次以上,真正发挥应急体验馆宣传阵地功能。

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要点篇4

  一、及时妥善应对各类突发环境事件

  严格执行重大节假日以及敏感时期xx小时应急值守。执行重大节假日以及敏感时期xx小时应急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无缺岗、离岗现象。

  科学有效处置各类突发环境事件。严格按照“五个第一时间”要求,及时妥善处置各类突发环境事件,特别是对涉饮用水安全、重金属污染和有毒有害气体释放等关系公众健康的突发环境事件以及由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要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快速反应、科学处置,最大限度地减轻事件造成的危害。

  做好信息报送。严格执行突发环境事件信息“零”报告制度,落实专人值班,有事报情况,无事报xx。进一步加强对于敏感信息、突发环境事件信息的收集、分析和研判能力。按照《关于做好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工作的通知》,及时、准确报送各类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杜绝迟报、瞒报、谎报、漏报现象。

  加强环境应急管理信息公开工作。认真落实《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和环保信息公开要求,及时向社会公开本辖区突发环境事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及演练情况等环境应急管理信息,保障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强化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和典型案例总结评估。根据环保部《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处理办法》要求,及时对各类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原因、性质及影响开展调查,组织评估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环境影响和损失,依法依规追究责任。要强化事件应对过程“留痕管理”,为总结评估提供依据。开展典型突发环境事件案例分析,深入剖析存在的问题和经验教训,逐步建立事后评估机制,推动落实整改措施。

  二、积极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

  健全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体系。根据新修订的《xx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要求,组织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各成员单位编制实施方案和相关企业单位编制操作方案,将各项任务细化为“谁来做”、“何时做”、“如何做”,健全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并向社会公开。实施方案汇总后报送至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备案。

  及时启动重污染天气预警响应。建立健全环保部门内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机制,明确职责分工,确保重污染天气发生后能够及时启动预警响应。落实重污染天气信息报告制度,加强监测预报和会商研判,及时向上级环保部门报告预警发布、调整和解除的情况。

  三、加强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控体系建设

  扎实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根据省环保厅和市委、市政府要求,按照环境风险属地管理原则,全面做好企业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和“防风险、保xx”专项行动,督促企业落实环境风险隐患排查主体责任。环保部门进一步完善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制度,对本辖区企业环境风险防控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对发现的环境安全隐患,责令企业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时限,确保整改措施落实到位。

  加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和演练工作。根据环保部《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要求,落实环境应急预案管理责任,进一步做好企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工作。根据新修订的《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修订工作。组织开展并督促指导重点企业开展有针对性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

  深化重点领域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督促指导企业开展环境风险评估工作,xxxx年底前,所有符合《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适用条件的企业和尾矿库企业要完成评估工作。积极做好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道路运输次生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工作。

  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应急管理。开展饮用水源地摸底调查和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建立动态环境安全管理档案、防范水源地区域环境风险。督促全市饮用水源地管理单位编制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开展环境应急演练。

  深化环境应急联动工作机制。进一步深化环保部门与安监、交通运输、公安消防、气象等部门的应急联动工作机制,召开环境应急联席会议,开展业务信息沟通和技术交流。进一步强化跨区域、跨流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联动机制建设,加强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和协调处置等方面的协作。

  四、加强环境应急管理能力建设

  加强环境应急管理专家管理。建立完善环境应急管理和重污染天气应对专家库。组织召开专家座谈会,充分发挥专家在环境应急预案管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重污染天气应对、隐患排查等工作中的技术支撑作用。

  加强环境应急能力建设。进一步落实环境应急管理机构及人员,逐步建立环境应急物资储备信息库,积极探索环境应急能力建设及依托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和骨干企业建立环境应急救援队伍。

  加强环境应急管理人员培训。加强全市环境应急管理人员业务培训,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环境应急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加强环境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社会公众环境安全意识。积极参加各类环境应急培训,提高业务工作能力,提升环境应急管理水平。

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要点篇5

  根据省应急厅《2022年地震和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工作要点》文件精神和我市实际,市局制定了《2022年X市地震和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工作要点》。

  一、总体思路

  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省应急管理厅有关地震和地质灾害应急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夯实基础、提升能力、健全机制、规范运行为目标,以加强应急准备和提升救援人员能力为出发点,加强应急准备,健全指挥体系、预案体系和队伍体系建设,努力防范化解地震地质灾害风险,扎实做好防范应对准备工作。

  二、重点工作任务

  1、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体系。

  各级应急管理部门要围绕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上下贯通、左右衔接”的地震、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体系,加大督促指导。对至今仍没有发布地震、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县、区,要采取有力措施,确保6月底前发布。各县、区要指导督促所属乡镇(街道),8月底前完成地震、地震灾害应急预案发布。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灾减灾法》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的要求,督促地震、地质灾害指挥部相关成员单位,对照地震、地质灾害应急预案,10月底前完成本部门(本系统)地震、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修编备案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督促所属行政区域内交通、铁路、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和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经营管理单位,以及可能发生次生灾害的核电、矿山、危险物品等生产经营单位,10月底前完成地震应急预案的修订备案。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年内完成本级地震、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应急处置手册,进一步细化任务分工,明确处置流程及时限要求。

  2、持续推动救援能力的提升。

  按照省军区、武警X省总队、省消防救援总队下发的地震、地质灾害训练计划或要求,各县、区要督促所属地震(地质灾害)紧急救援队完成相应的训练内容,必要时组织相应比武竞赛活动。8月底前,各县、区要完成地震、地质灾害和救援专家到各救援队专题讲座活动,各县、区救援能力提升讲座方案请于3月底前报市局。12月底前,省厅拟组织专家对省级地震紧急救援一、二、三队和各市地震紧急救援队进行能力评估。

  3、扎实做好培训、演练工作。

  省厅将于3-5月份,完成对各市地震、地质灾害应急管理人员的培训,12月底前完成两批100人地震紧急救援队员的救援技能的培训。市局将在6月底前完成所属县、区级地震、地质灾害应急管理人员培训。各县、区负责乡镇(街道)、企业等应急管理人员培训。上半年,各县、区要按照预案应急响应流程和组织架构,适时开展一次地震地质灾害桌面推演或实战演练。

  4、全力推动乡镇(街道)地震、地质灾害应急工作。

  县、区应急管理部门要推动乡镇(街道)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协调配备必要的地震、地质灾害救援设备、器材,指导开展相应训练。督促乡镇(街道)在每个村(社区)、学校、企业等设立第一响应人,并登记造册。第一响应人要与县、区应急管理部门和乡镇(街道)分管地震地质灾害领导形成县、乡、村三级地震、地质灾害响应网络。第一响应人主要负责地震、地质灾害紧急疏散、科学避险、自救互救、信息上报工作。

  5、持续推进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省厅将聘请专家编制X省应急避难场所验收办法,10月份前后召开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现场会。各县、区在做好全国应急避难场所综合服务管理系统应用基础上,要协调产权单位进一步完善设施配置,完善应急避难场所启动预案、疏散方案等,努力实现每个社区、每个村、每个单位都能划入相应的避难场所。推动乡(镇)、街道按照就近方便原则,建立行政区域内所有村、社区的人员避难场地划分台账。抗震设防七度以上县,要按照省厅下发的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方案,推动一个室内、一个室外高标准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

  6、做好重点地区、重点时段应急准备。

  县区要积极做好3-5月冻融期和6-9月汛期地质灾害防范和应急准备,根据气象和自然资源部门提供的趋势预测或预警报告,及时组织开展应急会商,制定针对性工作措施,严格应急值守。

  7、强化防震减灾和地质灾害防治科普宣传。

  建立健全“政府推动、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防震减灾和地质灾害防治科普宣传的社会化体系,加强全灾种专业领域同步行动,强化科普基地建设,持续推进防震减灾、地质灾害防治“互联网+”科普模式立体化发展、融合式发展,加大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科普宣传服务力度,提升公众防灾减灾意识,积极做好“5.12国家防灾减灾日”、“7.28”防震减灾宣传周等重点时段宣传工作。

  8、加强值班值守和信息报送。

  县区指挥部办公室要严格执行冻融期和汛期24小时专人值班和领导干部带班制度,随时保持信息畅通,一旦遇到险情和灾情要立即报告,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应急救援队伍在特殊时期、重点时段要提高备勤等级,随时接受调动任务。

  9、严格灾害信息报告制度。

  发生有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地质灾害后,县区应急部门应按照《X市重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相关规定,立即向同级政府和市级应急部门报告,直至报告到省厅调度值班室(0351-4090558),坚决杜绝迟报、漏报、瞒报,延误救援时机。

  10、组织开展督查检查。

  县区指挥部办公室要发挥监督工作职责,加强各项工作的监督考核,组织开展重点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对工作不力,消极懈怠、弄虚作假的单位,通过采取约谈警示、通报曝光、考核问责等形式,督促问题整改和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要点篇6

  以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的系列重要论述为首要政治任务,着力锻造“讲政治、重担当、守纪律、有活力的应急铁军。下面是星星阅读网小编为您推荐2022年X新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要点。

  X新区2022年应急管理工作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的系列重要论述,认真贯彻市委X届X次全会和全市安全生产暨消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新区安全生产暨消防工作会议的各项决策部署,以党建为引领,以推进监管改革为抓手,以真正压实责任为关键,以夯实基层基础为保障,以提高应急响应能力为牵引,以加快数字赋能应急管理为突破,以推动社会化服务为助力,以打造应急铁军为支撑,牢牢抓住遏制重特大事故这根主线,在推动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上敢于担当、主动作为,为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一、主要目标

  安全生产方面,继续在市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中争先创优;补短板、强弱项,高质量推进安全生产各项任务落地落细,确保2022年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较前两年平均数下降X%,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同比前两年平均值下降X%,新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自然灾害方面,直接经济损失占新区GDP的比例控制在X%以内,不发生自然灾害亡人事故,力争防汛防台工作少伤人、少损失。

  二、重点工作

  (一)党建有品牌,全面提升应急干部队伍“精气神”。以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的系列重要论述为首要政治任务,着力锻造“讲政治、重担当、守纪律、有活力的应急铁军。

  1.深化学思践悟,打响应急系统党建品牌。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的系列重要论述作为党员干部会议“第一议题”和固定主题党日学习的重要内容,全年开展固定主题党日活动不少于12次。以全省“最美应急人”为榜样,完成“应急先锋岗”建设,同时在应急先锋岗基础上组建“党建先锋”联盟;继承“X安全大讲堂”创建成果,进一步深化宣教品牌建设。实施安全生产领域“企业吹哨,应急报到”,深化党建双强双优、走亲连心三服务、助千企帮万户和党员志愿服务活动。

  2.开展分级分类培训,提升应急管理队伍素质。依托党校、高等院校、培训基地等现有培训教育条件,推进应急管理培训教育基地建设。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分层级举办安委会成员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监管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推动街道、村(社区)安全监管员、网格员开展培训;完善两周一次局内工作人员统一夜学模式。持续提升应急管理系统干部队伍统筹协调和督查指导能力、依法监管和行政领导能力、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

  3.推进机关文化建设,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完成党建活动室建设,利用会议室、走廊墙面,建设以党建为主题,涵盖安全生产、依法治安等内容的应急文化墙。推出应急卡通形象,推动应急文化用品的设计和制作。开展形式多样的机关团建活动,全面打造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干事创业氛围。

  4.推行全链条护航模式,强化服务意识和理念。对危化建设项目建立项目清单,实时跟踪及时掌握各项目进展情况,主动提供技术咨询等服务;学习其他先进园区经验做法,推动建立化工项目的入园联审机制;明确危化项目的入园条件,编制完成入园风险评估导则;围绕项目可行性研究、安全条件审查、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安全生产许可等环节,组织专家进行严格论证,确保建设项目安全落地。

  (二)压实责任有实招,全面提高履职尽责能力水平。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要求,从严压实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部门监管责任,督促企业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1.全力压实党政责任。建立健全责任清单。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立党政领导干部职责清单和年度工作清单,切实强化新区、街道两级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履职意识。不断完善组织架构。完善推进安委会“1+X”责任体系建设,及时调整扩展新区安委会组织架构,健全运行工作机制,进一步厘清街道、部门安全生产监管职责,切实消除安全监管盲区。持续强化履职督查。常态化统筹运用安全生产考核、警示、约谈、问责等措施,激发党政领导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真正发挥“关键少数”表率作用,推动安全生产监管责任落实到位。

  2.全面落实监管责任。开展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大普查。全面辨识辖区存在的危害因素或危险源,摸清重大安全风险底数,梳理明确街道、行业部门的风险分级分类管控责任。推行安全风险分类分级监管。严格实施安全生产预防、检查、治理的全流程监管工作,加强制定各行业分类分级监管名单和执法计划,确保辨识排查到位、评估分级到位、公告监督到位、防控措施到位、持续改进到位,精准预防事故发生。建立健全重大风险联防联控机制。加强源头治理,落实重大风险研判,依托现有“1+8”专委会工作机制,共同研究建立涉及多部门监管、位置相邻、行业相近、业态相似的区域和行业领域重大风险防控和隐患治理的沟通协调机制。实施指数评价工作。结合风险指数、管控指数、事故指数、保障指数等内容,建立完善街道安全发展指数和部门风险管控指数,全面反映辖区和行业安全状况,督促落实监管责任,切实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3.狠抓企业主体责任。实施危化企业安全管理动态指数。完成动态指数信息化模型建设,并上线运行。加大动态指数结果运用,根据动态指数情况对危化企业“一把手”分别采取通报、增加检查频次、约谈、进行安全生产知识考试、表态发言等惩戒措施,倒逼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实施企业负责人积分制。综合运用企业安全管理动态指数,结合监督检查和隐患整改情况,对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安全生产制度不全、安全员配备不到位、安全监管机构不健全、隐患排查不到位、隐患整改不及时、被行政处罚等行为进行综合扣分,扣分结果运用到行政指导书,建议企业负责人“回炉重造”。推进风险管控体系建设。在2020年重点企业、园区风险管控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全面推动各行业企业开展风险管控体系建设,试点高风险行业严格实施企业安全风险公告、岗位安全风险确认和安全操作“明白卡”制度,建立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档案。

  (三)基层基础有提质,强化安全生产基本盘。以三年行动为指引,紧盯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严查严管、专项治理,并持续发力,督促问题隐患整改落实。

  1.进一步推动落实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三年行动。对“3+9”个专题专项年度任务继续实行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实体化运行三年专班,持续推进危险化学品、加工制造类小微企业、消防、道路交通运输、建设工程施工、工业园区等功能区、危险废物、特种设备、城市运行安全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提升各项安全整治监管工作效能。

  2.紧盯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工作。以最扎实的工作作风推进直接监管领域风险防控和隐患整治工作。危化领域:强化源头防控,充分发挥综合监管作用,会同街道、相关部门监督指导危化企业做好关停处置工作。推动落实《X市危险化学品“禁限控”目录》,严控涉光气、氯气等有毒气体以及硝酸铵、硝基胍等爆炸危险性化学品的建设项目。对照《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排查治理导则(试行)》,按照“一园一策”原则制定临江新材料产业园区整治提升方案,明确责任部门、整改措施及时间进度,迎接完成国家、省对化工园区的现场核查,确保园区评分达到70分以上(C类一般安全风险)。全面提升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风险管控能力,推动完成危化重点企业装置改造和工艺升级;完成相关产品生产工艺全流程反应安全风险评估。工商贸领域:做好危化品存储一集中、危化品使用一本通、企业信息一键查、园区情况一册清“四个一”工作,护航生物医药产业安全发展。开展粉尘、喷涂行业专项整治,全年针对“三场所三企业”、部队飞地等行业的安全生产开展持续专项整治,通过隐患排查治理提升行业本质安全水平。到2022年底,基本消除严重影响加工制造类小微企业安全的违法建筑和违章搭建,涉及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集体房屋、土地一律不得对外租赁生产经营;所有加工制造类小微企业风险管控体系覆盖率65%。持续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全年新增三级以上标准化达标企业50家。

  3.持续深化“30日隐患暗访督办闭环机制”。围绕隐患排查与治理机制,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隐患暗访整改闭环机制工作的通知》,明确隐患暗访、整改、延期、闭环等工作流程和自行开展要求,进一步规范“30日隐患暗访交办”。充分发挥各级专委会行业领域统筹牵头作用,常态化开展隐患曝光和整改闭环工作。要求各专委会每年制作不少于2期行业隐患暗访视频、各街道每年制作不少于4期隐患暗访视频,强化源头治理和长效机制建设。

  (三)综合应急有提速,全面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围绕构建“大应急、大安全、大减灾”体系,逐步实现新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目标,狠抓重点领域和治理薄弱环节,大力推进实施应急管理防抗救一体化建设工程。

  1.进一步健全应急联动体制机制。出台《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指导意见,加快构建“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应急能力体系。强化区、街道两级应急管理指挥中心建设,加快建立“1+7+N”,即1个区级指挥中心综合指挥、7个街道指挥中心分级指挥、N个片区指战员现场指挥应急救援体系。进一步明确和规范值守中心日常工作制度职责,真正发挥紧急事件处理“前哨”作用;严格落实新区、街道两级应急管理值班制度,确保上下信息和指令畅通。充分发挥应急指挥平台作用,建立健全完善高效的信息体系,通过运用大数据、可视化等智能手段,加强预报预警信息共享和风险会商联动机制,形成部门间、军地间、上下游、左右岸通力协作的应急联动新格局。

  2.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基层基础工作。完成街道、村(社区)基层防汛防台“5+1”体系建设;严格落实“三包”制度(即“委领导包街道”、“街道领导包村(社区)”、“村(社区)干部包户到人”)。推进全区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相关责任主体应编尽编、依规备案,加快形成新区预案体系,编制完成村(社区)“多合一”预案手册。编制新区应急物资规划与目录,建立社会应急救援队伍培扶持制度。协调督促相关部门做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并对问题隐患实施防患整治排名销号制。

  3.进一步强化应急救援与保障能力。推进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2022年完成32个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和验收,同步完成可视化工作,实现街道、村(社区)避灾安置场所全覆盖。加强企业专兼职消防队、行政村志愿消防队以及社区微型消防站建设,建立共训共练、救援合作机制,实现重点区域、重点企业救援队伍全覆盖,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应急救援,提升“灭早、灭小、灭初期”能力。

  (四)执法改革有亮点,切实提高应急管理执法、监管工作效能。以综合执法改革为契机,确立分级分类精准执法体系,完善执法队伍建设,全面实行执法规范化,提升执法威慑力和违法行为高压态势,不断创新社会化监管手段,优化提升工作效能。

  1.强化执法队伍能力建设。整合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工商贸等方面行政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职能,加强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力量。定期开展执法竞赛、交叉检查、案卷评审等活动,提升执法队伍素质。

  2.提高执法力度、执法效能。依托互联网+监管机制和统一办案平台,全面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紧盯“三场所三企业”、涉危险化学品企业等重点企业,落实好分类分级精准执法,对一般安全生产隐患以服务指导为主,对安全生产条件差、有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企业严格处理,同时督促同类型相关企业举一反三,切实达到“查处一个,警示一片,教育一方”的效果。落实“双随机”执法检查要求,把“双随机”执法任务和日常执法监察有机结合,不断扩大企业安全生产监管的覆盖面。建立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和安全生产重大隐患、事故案件行刑衔接机制,提高执法震慑力,让安全生产执法“长牙齿”。

  3.创新基层执法、监管手段。完善违法线索移交制度,各街道每月上报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企业,经应急管理局调查核实处罚的,在年终考核中酌情予以加分。定期组织街道安全生产监管人员业务培训,提升基层监管水平和效果。推进社会化服务,以中化协会驻点服务为范本,积极推广专家工作站、常驻第三方服务机构、企业互助平台、安全生产体检站等社会化服务模式,2022年底引入不少于10家危化品安全社会化服务机构。加大对加工制造类小微企业社会化服务推行力度,2022年底,生产加工型企业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覆盖率达到70%以上。

  (五)精密智控有突破,全面提升应急管理数字化水平。推进智慧安监与应急管理一体化平台迭代升级,加快数字赋能应急管理,提升风险精准识别,推进应急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进程。

  1.继续推进一体化平台建设。建设完善包括应急指挥大厅、会议会商室、值班值守中心在内的,集监管、会商、应急多功能于一体的指挥中心。完善“1+3+x”智慧安监与应急管理一体化平台,实现与街道“基层治理四平台”综合指挥系统互联互通,实现指挥统一高效,为新区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基层应急能力提升打下扎实基础。

  2.推进重大风险精准智控。通过推进危化企业“智能化二道门2.0版本”系统建设,集成人脸识别、实时显示、报警功能、跟踪功能、统计功能、电子围栏、巡检管理、作业管理和应急处置等功能,实现对人员、车辆、区域、风险重点管控和危化企业电子化封闭管理。并将字典数据与一体化平台进行整合,通过对危化企业人员定位数据分析,为危化安全监管提供数据支撑。

  3.强化数据开发与运用。加快数据开发与应用,满足更多场景应用数据需求,形成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排查、监测预警与快速处置闭环管控。深度开发城市安全运行模块,融合各部门安全生产、自然灾害等风险监测监控数据,优化城市风险一张图,推进安全风险感知系统建设。升级X新区危化安全风险管控信息模块,拓展危化重点企业视频监控和监测预警数据接入,做到危化企业底数清、风险清、措施清。优化防汛防台模块。更新完善气象、林水、规资、城管、公安等平台相关监测预警数据,优化风险五色图、浙江安全码应用、掌上应急等功能。加强应急指挥系统实战化应用,实现现场视频30分钟接到指挥大厅。可视化平台建设延伸至街道、村(社区)两级,村级视联网。

  (六)安全素养有提升,深入推进安全文化建设。以全民安全素养三年提升计划为抓手,常态化宣传手段和创新性宣传手段相结合,推进安全宣传的广度和深度,向社会、民众普及安全知识和应急技能。

  1.深化全民安全素养三年提升计划工作落地落细。聚焦聚力危化、交通运输、消防等重点领域重点人群教育培训,实现从业人员安全素养明显提升。开展第三期“X杯”企业员工应急技能大比武,提升并检验企业应急能力。与在杭高校合作开办第三期化工“大专班”,提升企业负责人、安管员和重点岗位人员学历。推进实施企业百万员工大培训,重点培训企业负责人、安管员和重点岗位人员,新区全年培训人数达到27000人以上。

  2.持续开展常态化宣传工作。深入开展安全宣传“五进”活动,创新形式开展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法宣传周等各类主题活动。进一步提高应急管理微信公众号品质,力争关注用户数达到10万。制作一批精品宣传产品,打造区级应急安全科普精品库,有效提升群众对安全生产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3.发挥应急体验馆宣传阵地功能。进一步发挥体验馆安全宣传作用,制作新区安全生产宣传专题片,讲好安全生产故事。继续提升应急体验场馆建设质效,新增3家街道应急体验馆,探索建设区级大型综合体验场馆,力争2022年新区体验人数达到2万人次以上,真正发挥应急体验馆宣传阵地功能。

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要点篇7

  2022年应急管理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届六中全会、省委十四届十次全会、嘉兴市委八届xx次全会和xx市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紧扣“防大”和“控量”两大目标,抓好“巩固”和“提升”两项举措,以数字应急精密智控为牵引,以压紧压实安全责任为关键,以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为根本,奋力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高质量开创与共同富裕示范区典范城市建设要求相适应,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匹配,具有xx辨识度的应急管理新格局,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顺利召开。

  一、主要目标

  ——安全生产方面: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与前三年平均数相比下降xx%以上;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控制在x.xxx以内,有效防范一般生产安全事故,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自然灾害方面:自然灾害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全市GDP的比例控制在x%以内,做到“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

  ——应急救援方面:专项应急预案修订率达到xxx%,全面推进镇(街道)综合应急预案编制。全面建成镇(街道)综合应急救援队伍xx支。全面推进应急救援指挥调度规范化建设,实现可视化指挥调度连通率、xx分钟响应率和连线质量达标率“三个xxx%”。

  ——基层基础方面:全面提升xx个镇(街道)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全覆盖完成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xxx家,创建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x家,全面完成新农村消防设施配置提升三年行动,累计xxx处。

  ——宣传教育方面:持续推进企业员工安全大培训,计划x.x万人次,新增建成应急体验馆x家,打造农村安全宣传阵地xx个。

  二、重点工作

  以平安护航党的二十大为主线,围绕学习创新年、实干创优年“两年活动”和“十大竞赛”,全力开展应急管理“十大行动”,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实落地,实现应急管理高质量发展。

  (一)开展责任体系压实行动。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网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三管三必须”,全面压实领导责任、监管责任和主体责任,形成防范化解重大安全生产风险工作合力。

  1.强化统筹协调机制。开展安委办实体化运作,定人定岗定责,进一步完善工作例会、会商研判、情况通报、问题督办等工作制度,持续落实“每周一监测、每月一通报”工作制度,综合运用警示、提示、约谈、派单等举措,抓紧抓牢责任制落实。进一步厘清专业安委会和安委会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建立工作清单,深入推进xx个专业安委会有序运作。

  2.重塑考评督导机制。构建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考核评价体系,发挥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目标责任制考核“指挥棒”作用,定期开展测评和指导工作,对“七张问题清单”指数、安全生产管控力指数等考核指标排名落后的镇(街道)和成员单位实施“开小灶”专项整顿,倒逼工作落实。

  (二)开展专项整治攻坚行动。围绕党的二十大、杭州亚运会、世界互联网大会等系列重大活动,以打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收官战为主抓手,常态化推进“三项严管措施”,按照“除险保安”统一部署,开展针对性安全生产攻坚行动。

  3.开展出租企业专项整治。制定出台《xx市租赁企业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专项整治方案》,明确厂房出租“八个不准”、出租企业“六个必须”和承租企业“五个必须”整治标准,摸清底数,建立出租企业整治“一企一策”,重点加强对涉及违规储存使用危化品、违规消防防火分割和无证无照经营等重点企业的整治。

  4.开展危化企业专项整治。深入推进开发区(高桥街道)、洲泉镇两个化工集聚区“五个一体化”建设,提升防范危险化学品事故能力。开展危化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行动,消除重大安全风险,治理重点突出问题。开展危化企业“智慧二道门”安装,完成甲乙类厂房机柜间搬迁。

  5.开展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全面辨识企业有限空间及危险因素,健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优化落实有限空间安全管控措施和作业流程,探索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管管理新机制。

  (三)开展风险管控闭环行动。创新工作举措,常态开展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排查,跟踪问题隐患整改,做到整改闭环。

  6.健全完善安全生产闭环管理机制。严格落实《xx市生产安全事故隐患闭环管理规范》,进一步细化实施细则和操作规程,完善隐患排查、研判交办、限期整改和通报点评等工作制度,严格落实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暗访督办限时办结制度,确保风险隐患整改工作落到实处。

  7.深化五查一办隐患排查治理机制。深入实施专项检查、交叉检查、联合检查、企业互查、专家检查和挂牌督办“五查一办”风险隐患排查治理,进一步健全工作制度,推进隐患排查治理优化升级,对检查发现的问题,每月进行通报,每两月开展“回头看”。

  (四)开展灾害防御提升行动。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不断提升监测预警、综合防御、应急处置和抢险救援能力。

  8.建全机制,深化推进基层防汛防台体系建设。开展基层防汛防台组织责任网、风险防控网、抢险救援网、灾后恢复网、运行保障网+数字化平台“5+1”标准化建设,重点结合“烟花”“灿都”台风复盘评估工作,进一步提升强台风等极端天气应对能力水平,统筹推动相关部门编制完善极端天气断水、断电、断网、断供应、断交通等“五断”应急预案和停课、停工、停业、停运“四停”工作指引。

  9.排险除患,全面完成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高质量完成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全面完成致灾、承灾、历史灾害、综合减灾资源、重点隐患、主要灾种等调查与评估,全面掌握风险底数。针对隐患短板,统筹抓好城市内涝点整治、水利工程提升等工程建设,强化自然灾害防御能力水平。

  10.强化协同,统筹抓好自然灾害应急处置工作。切实履行好市防汛防台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和减灾委员会办公室职能,统筹台风、洪涝、低温、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防御和应急响应工作,重点抓好汛期强降雨、强对流天气和台风防御工作,确保全年安全度汛。

  (五)开展安全执法雷霆行动。保持执法高压态势,坚持严查严管,开展安全生产“雷霆”执法年活动,树立执法权威,形成执法震慑,倒逼企业主体责任落实。

  11.推进规范执法。积极推进全市安全生产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建立重大复杂案件会商机制,开展执法难点研讨、执法案卷评查和典型案例分析。完善基层委托执法工作机制,制定办案指引,强化执法办案指导,开展执法工作培训、评比和交流,建立典型案例指导库。同时,健全基层执法长效监管机制,每月通报案件数量,促进基层执法提质增效。

  12.推进精准执法。推进分类分级执法工作,根据企业风险等级及自我管理情况,实施差异化执法,动态调整分类分级监管名单,加强对危化品使用企业、“三场所三企业”等重点行业领域和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以租代管等重点监管内容的执法检查。

  13.推进从严执法。深入贯彻落实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不断加大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力度,实现综合非事故处罚额占比xx%以上,检查处罚率达到xx%以上,提高x万元以上行政处罚案件比例。进一步加强联合执法,深入推进行刑衔接,加强与公安、检察院等部门合作,对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危险作业及重大事故隐患拒绝整改等涉安犯罪案件的打击力度。同时,严格执行《xx市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工作规则(试行)》,规范生产安全事故调查程序,严肃追责。

  (六)开展基层基础夯实行动。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不断夯实基层应急管理保障水平。

  14.深化开展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提升基层应急管理机构能力水平,重点解决编制人员偏少、持证人员偏少、年龄偏老的问题,进一步指导基层配强应急管理队伍,配备规范办公场所,建强基层救早灭小基干力量。推进应急管理办公室与消防工作站一体化建设,实现一体化率xxx%。

  15.持续推进基层应急管理民生实事。坚持以人为主,切实办好涉及群众安全切身利益的民生实事工程。全覆盖完成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xxx家,创建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x家,全面完成新农村消防设施配置提升三年行动,累计xxx处。指导镇(街道)、村(社区)配齐配强应急物资装备,实现“三大件”、“四小件”xxx%配备全覆盖。

  16.不断推进安全生产社会服务提质扩面。加强社会化服务机构管理,规范社会服务人员从业行为,提升服务质量,加强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实现小微企业园和加工制造类小微企业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和安全风险管控体系建设基本全覆盖。重新改选安全生产协会,健全组织架构和工作机制,规范协会日常工作开展,不断提升协会服务企业能力水平。

  (七)开展应急救援规范行动。强化应急处突能力建设,争创工作试点样板,加强救援队伍建设,完善联动工作机制,不断提升应急处置实战化能力水平。

  17.探索救援队伍体系建设。承担省应急救援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探索建立应急救援运行工作机制,健全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形成可供全省推广的xx样板。全面建成镇(街道)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实现xx个镇(街道)全覆盖,探索建立县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持续加强社会救援队伍、危化应急救援队伍、航空救援队培育扶持,提升专业化能力水平。

  18.加强应急联动体系建设。承担嘉兴市应急联动指挥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联合公安制定完善社会应急联动工作方案,每季度开展联动拉练,提升指挥调度效率。强化跨部门可视化资源调用,实现镇(街道)单兵/布控球配备xxx%全覆盖。进一步强化值班值守规范化建设,畅通信息报送渠道,严格规范落实紧急信息报送工作。

  19.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全面完成xx个专项应急预案修订工作,加强对镇(街道)、部门、企业应急预案修编修订工作检查指导。结合数字化改革,推进预案体系数字化建设,健全应急预案数字化资料库,实现快速调取、精准匹配。提升应急预案实操性,以实战演练和桌面推演相结合方式推动预案演练常态化,组织开展危化品事故、防汛防台、雨雪冰冻、饮用水源突发环境事件等应急演练。

  (八)开展数字赋能深化行动。坚持xx创新引领,发挥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举办地优势,充分运用大数据分析,不断提升数字应急水平。

  20.用好上级平台。严格落实“七张问题清单”工作要求,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统筹抓好重大安全生产问题清单相关工作,推动相关部门落实好问题发现和整改工作,并举一反三形成亮点特色。用好“省危化品风险管控平台”、“工业企业安全在线”等平台和“x里安全生产与应急救援应用”、“x里自然灾害风险预警防控应用”等重大应用,及时完成数据更新填报,发挥平台作用。

  21.建好自身平台。升级防汛防台风险管控平台,整合运用风险普查成果,形成区别防御重点、防御弱点和涵盖监测预警、应急保障、应急响应、应急救援、灾害恢复等功能的精密智治数字化平台。

  (九)开展宣传教育普及行动。坚持全民全员,严格安全生产培训考核,广泛开展应急管理宣传教育,不断浓厚全市安全氛围。

  22.实施星级安管员考核评定。落实《xx市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星级管理办法(试行)》,继续开展企业安管员星级管理,强化激励保障举措,打造专家型安管员队伍,发挥专业作用,推动企业落实“自管自治”。

  23.加强企业员工全覆盖培训。持续推进万名员工大培训,开展安全生产知识讲座下企业活动,实现企业员工培训教育全覆盖,重点做到高危企业在岗和新招录从业人员xxx%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特种作业人员xxx%持证上岗。

  24.开展全领域应急管理宣传。深入实施安全宣传“五进”和全民安全素养提升三年行动,办好“安全生产月”、“防灾减灾日”、“国家减灾日”等主题宣传活动,不断推进全民全领域安全素养大提升。

  (十)开展应急铁军锤炼行动。始终把抓队伍建设作为核心任务,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应急管理高质量发展。

  25.抓党建,强队伍。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届六中全会精神,开展“六讲六做”大宣讲,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辩证统一关系的重要论述、“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新理念、“一个目标、三个不怕、四个宁可”防台防汛重要指示等重要理论。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化落实主要领导“第一责任人”职责和分管领导“一岗双责”,持续推进清廉机关建设,不断巩固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26.抓培训,强业务。持续开展“应急桐心”机关服务品牌建设,坚持理论学习和业务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大讲堂学习制度,组织开展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救援等各类主题培训,开展安全生产执法大评比、技能大比武活动。加强中层干部管理,在重要岗位磨砺年轻干部,选拔优秀基层应急系统人员到局工作历练,不断提升应急履职能力水平。

  27.抓争先,强特色。围绕全市“两年”行动和“十大竞赛”,制定学习创新和实干创优工作方案,提振全系统干部职工“见红旗就扛、见第一就争”的精气神。各业务科室、各基层应急管理机构积极承担和争创上级部门试点工作,结合本地实际,深挖亮点特色,着力打造具有xx辨识度的应急管理工作样板。

  三、保障措施

  围绕年度目标任务,强化“争”的意识,“拼”的干劲,“赢”的决心,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地落细。

  (一)挂图作战抓落实。各科室(单位)、各镇(街道)应急管理办公室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制定工作清单,落实责任分工,细化工作举措,实施挂图作战,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既定目标任务。

  (二)争先创优抓落实。对全局重点工作,坚持“一把手”挂帅,班子成员整体协作,凝聚全局合力共同推进。各科室(单位)、各镇(街道)应急管理办公室要明确x-x项创新试点,力争走在嘉兴前列。

  (三)健全机制抓落实。健全每周工作周记、每月工作小结、每季专题研究的工作制度,及时跟踪重要指标推进情况,定期开展通报。建立奖惩机制,建立能者上、庸者下选人用人机制,不断浓厚比学赶超工作氛围。

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要点篇8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全面开启城市管理现代化新征程的开局之年。全市城市管理总体工作思路: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城市治理的重要论述,顺应城市管理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紧扣市委市政府和省住建厅工作部署,突出党建引领,注重队伍建设,矢志争先创优,加快转型升级,强化改革创新,致力打造现代化“五新城管”,全力争当城管高质量发展排头兵,为建设“强富美高”新xx贡献城管智慧和力量。

  2022年,全市城市管理重点工作是:

  一、围绕一条主线,开启城管现代化新征程

  围绕一条主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城市管理、城市治理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以勇当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为总定位、总目标、总要求,以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线,大力推进“两重一实一专”项目,为城乡居民创造更多的“小确幸”,高质量开启全市城市管理现代化新征程。

  二、强化两个保障,扛起城管现代化新使命

  强化党建引领。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城市管理的有效路径,认真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加强党建核心引领作用,组织实施党建引领城管“五强十五抓”工程,抓好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的巩固和拓展,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通过党建引领推动党建与垃圾分类治理、文明典范城市创建等重点工作深度融合,实现党建与业务同抓共赢,着力打造城管为民服务品牌。

  强化队伍建设。大力锻造“看得出、站得出、豁得出”城管队伍,突出行业领军人才招引和培育,分类抓好领导干部(含军转干部)、专业技术人才、执法队员和服务外包人员四支队伍建设,广泛开展“巾帼示范岗”“青年文明号”“标兵中队”“文明执法岗”等创建活动,搭建多层次、阶梯化的教育培养载体,实现人尽其才,人事相宜、人岗相适的目标,创塑“谋事讲政治、干事有激情、做事高标准、处事能坚韧、遇事敢担当、成事守规矩”的城管队伍全新形象,加快形成激情澎湃、勇立潮头的干事创业氛围。

  三、激发三股动力,开创城管现代化新局面

  以创新来驱动。从创新中要动力、增活力、强能力,每个处室、单位都在创新上发力,想方设法在解决镇级城管队伍管理、“转角看到美”、城管进小区、垃圾源头分类、“门前三包”等急需解决的问题上创新思路,有所突破。

  以改革赢主动。主动顺应城管重心下移新形势,继续完善提升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有序推进所属事业单位整合优化提升,理顺部门职能,加快工作转型,探索建立路(街、巷)长等制度,推进市、区、街道、社区四级管理融合,健全城管执法和行业管理前后衔接、紧密联动的协作机制,形成职责明晰、多方共治“大城管”格局。

  以争先促行动。牢固树立争先创优意识,突破“自我设限”的传统思维、克服“甘居中游”的平庸心态,把真抓实干作为最有效的“方法论”,以落实岗位责任制为抓手,以年度综合考核进入同组先进行列为目标,大力倡导“敢为人先的闯劲、坚如磐石的韧劲、虎口夺食的拼劲”,更加务实地把工作做在先、干在前,创造更多具有xx城管特色的工作品牌。

  四、坚持四项抓手,夯实城管现代化新业绩

  坚持标准化管理。对标全省领先、国内一流目标,不断梳理完善市容管理、环境卫生、行政执法、许可服务等技术规范或标准体系,着力推进精细化管理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形成“定标准、学标准、讲标准、用标准”的生动局面。统筹抓好城市精细化管理区域标准和行业标准,积极申报地方标准规范,做好标准规范的更新和维护工作,强化行业之间标准规范的有机衔接,逐步实现城市管理领域标准规范全覆盖。

  坚持项目化推进。以重点项目为导向、目标任务为重点、督查考评为抓手,通过“工作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具体化”推进工作落细落实。对确定的年度“两重一实一专”项目,逐一明确目标任务和完成时限,逐一落实责任领导、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同时,强化督查考评,继续将“两重一实一专”项目作为年度重点督查内容,实行一月一通报、一季一研判,并纳入年度绩效考评。局领导班子成员定期到挂钩联系县(市、区)督查重点项目推进情况。

  坚持全方位创建。强化“城市文明、城管先行”意识,紧扣“全市域、全领域、全体系”创建要求,扎实开展市容秩序、环境卫生、后街背巷整治和基础设施提升等八项创建行动。落实好局领导班子成员基层联系点和县处级干部、机关工作人员挂钩路段包保等六项机制,以“零失分”的最严要求常态化开展文明创建专项督查,积极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坚持常态化考核。加强与考核部门的沟通联系,明确考核标准和要求,结合部门工作实际,将考核内容细化分类,量化考核分值并分配到各职能处室和直属单位,突出差异化、精准化导向。学习借鉴常州城市长效综合管理考核的做法,结合实际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提高考核指标融合度,有效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

  五、深化“五新城管”,打造城管现代化新标杆

  聚力打造全民城管。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做到管理与服务并重,积极引导居民有序参与城市管理,促进城市管理转型、推动城管服务升级,注重发挥市、县两级“两代表一委员”咨政作用,定期邀请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热心市民观摩城市管理重大项目、监督城市管理重要事项;狠抓城市管理顽症治理,着力解决好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操心事,加快早餐点和小修理等便民服务点的规划提升,优化车辆停车泊位施划优化,下大力气解决非机动车停车不方便问题,完善共享单车和公交车辆高效换乘设置,深化“城管护学岗”建设,持续整顿校园周边环境,加强城市窨井盖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大力推进城管“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系列宣传活动,拓展“城管开放日”等活动内容,提高城市管理工作公众知晓率。深化城管志愿服务,建立人数众多、类别齐全、统分结合的城管志愿者队伍,不断提升系统各级干部职工走好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

  致力打造法治城管。聚焦城市管理的难点、热点和痛点,主动协调市人大及司法部门,推动出台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等规范性文件或地方立法。加强城管法制宣传教育,研究制定城管部门“八五”普法计划,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教育和宣传普及。动态梳理更新行政权力清单,编制《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指南》,依法公开执法主体、执法程序、处罚标准、违法事实、执法依据、处罚内容等事项,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强化诚信体系在法治城管建设中的作用,推进沿街商铺、环卫企业、建筑垃圾运输企业信用积分管理,深化“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检查机制,促进公平公正执法。围绕城管堵点、痛点,切实抓出一批有典型意义的大案难案,丰富案件种类,强化震慑教化作用。加强县(市、区)、街道和城市管理相关部门间的沟通协同,建立多部门、多层级的执法“联动+融合”机制,提高执法管理合力。遵守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和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加强“两法”衔接,定期组织开展执法案件评查,坚决杜绝城管执法行政复议改处或行政诉讼败诉。

  着力打造智慧城管。以“实用、通用、易用、爱用”为导向,按照“城市驾驶舱”城管分舱定位,依托市政务云支撑平台和共享交换平台,x月底建成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主体框架和智慧执法、智慧环卫主要应用场景,确保年内实现市级平台与国家平台互联互通、数据同步、业务协同,并逐步向县(市、区)延伸拓展,尽快实现全市域城管智能化、信息化升级改造。统筹“建、学、用、战、评”,推进专群结合、建用一体,推动大数据在户外广告、楼宇亮化、智慧执法、渣土管理和垃圾分类业务上的智慧应用,做到智能识别、深度分析,辅助决策。制定全员技能应用教育培训方案,通过外聘专家授课、内请专才辅导,提升各层各级人员实操能力。建立健全与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相配套的体制机制,加强对城市管理工作的量化考评,有效推动城市管理各有关部门履职尽责,提升城市常态长效管理水平。

  全力打造精细城管。践行用“绣花功夫”管理城市的理念,通过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提高精细化水平,绣出城市的品质品牌。大力推进xx个新版“五个一”精细化样板点建设,将精细化建管向县(市)、街镇延伸,探索有xx特色的精细化建管之路。以细化落实市容环卫责任区制度为契机,打造城市商业综合体、重点路段示范窗口,抓好城郊结合部和后街背巷的整治管理,建立市、县、街(镇)、社区(村)分层分类管理责任体系,切实解决好车辆停放、占道经营等薄弱环节,不断提升户外广告、店招标牌、公共厕所、垃圾厢房等设施美感。垃圾分类处理工作要继续在全省领先,攻克市民家庭垃圾源头分类难、小区四分类集中点设置难、后道设施建设难、运营企业常态优质服务难突出问题,纵深推进全市垃圾分类和固废处置等工作,提高餐厨垃圾分类绩效,构建分类别、全链条、闭环式垃圾处理新局面。

  努力打造文明城管。坚持文明城市、文明城管和文明市民同创互促,统筹抓好文明城市、文明单位创建和文明职工培育,以文明城管建设引领干部职工文明素养提升,促进市民文明习惯养成。强化“文明创建、城管主责”意识,全市域组织推进线杆线缆、违章建筑、户外广告、店招标牌、野广告、占道经营专项整治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深化行业精神文明创建,巩固市级文明行业创建成果,尽快实现市级文明单位系统全覆盖,省级文明单位再扩面,在国家级文明单位、“工人先锋号”、“青年文明号”、“巾帼示范岗”上求突破,全面提高城管职工文明素养。引导市民文明素质养成,找准城管助推市民文明素质提升的切入点,持续纠正乱扔垃圾烟蒂、乱涂写、乱张贴、乱停放等不文明行为,教育引导市民群众当好城市主人翁、争做向善好公民,打牢城市文明创建强大的群众基础。

  六、实现六大提升,迈出城管现代化新步伐

  提升xxxx产业园的影响力。按照“优化布局、适度超前”原则,协同抓好xxxx产业园区规划升级,加快推进市xx产业园厨余垃圾处理项目,适时启动市xx产业园生活垃圾焚烧二厂规划建设,着力打造全省典范、全国一流的垃圾处理循环产业园区,示范带动xx区、xx县等地的xx产业园区规划建设,为生态新xx建设和“双碳”目标做出贡献。

  提升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实效性。认真落实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xxxx-xxxx年)》,高质量推进生活垃圾“四分类”试点小区建设,创成xxx个以上的省级垃圾分类达标小区。加快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建设,尽快弥补垃圾分类处理弱项,xx生活垃圾焚烧厂二期项目按期开工建设,建成市xx产业园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填埋场二期,提升焚烧飞灰处置能力。继续抓好市区填埋垃圾开挖焚烧。

  提升城乡环卫保洁机械作业率。继续推行环卫作业车辆全市集中采购模式,对市域范围内城乡环卫保洁、垃圾清运、扫雪除冰等工作用车需求进行汇总,确定采购类型和数量。大力采购使用新型抑尘车和新能源汽车,确保城市主干道机械化清扫率达到xx%以上、后街巷道机械化清扫率达到xx%以上,积极争创环卫保洁机械化作业示范城市,创造“最洁净城市”,让xx“真干净”品牌更出彩。

  提升城市空间治理的舒适感。全面落实“转角遇见美”城市美学理念,结合城市更新行动,继续深化“五个一”城市建管精细化示范项目创建,大力推进全市线杆线缆、户外广告专项整治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实施大市区标志性建筑夜景亮化节能改造工程,对商业街区、城市家具、建筑立面、店招标牌等进行深度设计改造,融入xx特色文化,再打造一批“网红街区”和“城市客厅”。

  提升保障城市运转的承载力。加快综合型、现代化垃圾中转站建设,市本级项目年内主体工程竣工,市开发区完成华山路中转站建设,xx区城北新城和xx高新区xx河中转站xxxx年全面建成,“关停并转”市区xx座小型垃圾中转站。大力推进城市治理“一网统管”,加强与市城市驾驶舱的深度交融,着力推动跨系统、跨部门、跨行业信息资源的整合协调、共享交换、业务协同,更好汇聚融合城市管理各职能部门数据资源,形成综合性城市管理数据库,为城市常态长效管理提供信息支撑。

  提升城管体制机制的聚合力。建立健全“高位推动、各方协同、末端延伸、全域考核、专项整治、典型带动”体制机制,切实发挥市、县(区)城管委组织牵头作用,着力解决城管全局性重大问题,落实“党建进社区、城管进小区、考核到镇街、责任到基层、管理到网格”五项措施,健全完善区域城市管理综合考核和专项考核评估体制机制,提升城管现代化的强大合力。

  七、守好七个底线,筑牢城管现代化防火墙

  守好安全稳定底线。制定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要点,持续开展安全生产三年专项整治行动,加大户外广告店招标牌、环卫设施设备和作业办公场所安全隐患排查,精准查找存在的安全生产问题,确保各类安全生产工作平稳有序。继续抓好信访投诉办理,对信访突出问题落实领导包案机制,完善局领导定期下访和接访制度安排。推动城市综合管理网格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网格的融合,共建平安xx。

  守好廉洁自律底线。全面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责任,持之以恒深化“xxx”警示教育和“正风肃纪看机关”活动,抓好以案明纪、风险排查,用好个别访谈、约谈提醒,定期研判部门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强化内部监督,加强机关纪委和基层纪检委员力量配备,提高专兼职纪检干部的履职能力和工作水平。扎紧制度笼子,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倾力打造“清廉城管”。

  守好舆情防控底线。加强与媒体协作沟通,加大正面宣传引导,传播城管声音,讲好城管故事。加强信息发布审查审核,坚决防止发生网站、微信泄密事件。修改和完善xxxx年舆情防控方案,加强全系统舆情引导管控业务培训,提升各级干部职工引导舆论、应对舆情的能力。充分利用市公安城管联系群、市城管系统舆情处置群、移动舆情监控平台,及时、快速、有效发现和处置各类舆情。

  守好作风建设底线。以作风建设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为重点,持续深化部门作风建设,组织“服务对象谈行风”“信访投诉上家门”等行风评议活动,强化行政许可、物资采购、服务外包等监督检查,及时查纠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推动政风行风持续向上向好。

  守好文明执法底线。认真落实住建部《城市管理执法行为规范》,研究制定加强全市城管系统执法管理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强着装规范、文明执法的监督检查,严格执行执法管理人员“十严禁”。按照“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协管人员准入管理、岗位责任、教育培训、考核奖惩等制度,全面清理规范服务外包行为,坚决杜绝粗暴执法管理行为。

  守好生态环保底线。加强市域范围焚烧厂监管,定期邀请专家进行环保问题排查,确保烟气排放达标。开展全市垃圾渗滤液处理达标升级工程,严格规范垃圾填埋场和中转站渗滤液处置,及时升级处理工艺,坚决杜绝直排、偷排现象,确保垃圾填埋场和中转站渗滤液不出任何生态环保问题。

  守好疫情防控底线。常态化抓实系统疫情防控,严格规范作业流程和个人防护,足量储备医用口罩、消毒液和防护手套等防疫物资,加大中转站、公厕、作业车辆等消杀力度。加强系统职工疫苗接种、核酸检测和出行管控,确保应种尽种、应检尽检。

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要点篇9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全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紧扣全市发展大局和重点任务,着力在稳增长、促规范、优服务、强党建上下功夫,踔厉奋发、真抓实干、善作善成,切实提升住房保障能力和民生服务水平,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聚焦业务稳健增长,发挥民生保障效用

  (一)强化制度扩面,增加缴存资金积累。落实常态化工作机制,以非公企业和新市民为重点,依托社保共享数据,完善扩面信息台账,精准化实施催建催缴行动。以考核调动业务承办银行扩面积极性,会同银行设计与公积金扩面联动的金融推广方案,引导更多企业建制缴存。创新信息化扩面手段,将新增职工开户与社保开户合并,纳入“社会保险一件事”,实现一次登记、一网提交、全程联办,提高新入职员工缴存率。拓展普惠性受益群体,优化政策产品设计,细化业务办理流程,推进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公积金制度试点工作,全年力争实现缴存额XXX亿元。

  (二)强化租购并举,增强安居保障能力。实施差别化信贷政策,落实共有产权贷款优惠,支持职工合理住房需求。再造贷款业务流程,实行全辖集中统一审批,引入共享数据自动核验、征信报告网上授权等程序化控制手段,前置申贷条件审核关,提高贷款办理效率。加大租房提取支持力度,与住房租赁企业加强合作,探索提取公积金冲抵保障性租赁住房、公租房等房屋租金,减轻职工租房经济负担。继续落实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提取惠民政策,助力城市更新行动,让市民居住更加舒心。全年力争发放公积金贷款XXX亿元,提取公积金XXX亿元。

  (三)强化高效运作,提高资金收益水平。统筹安排资金管理使用,加强房地产市场调研分析和预测研判,优先保障提取资金需求,合理安排贷款发放计划,探索研究资产证券化等融资渠道,储备流动性风险应对手段,保障公积金业务发展需要。科学分析资金收益贡献率,适时调整配置短、中、长期等不同期限存款组合,不断优化资金存储结构,实现保值增值。全年力争实现增值收益XXX亿元,实现保障性住房建设补充资金XX亿元。

  二、聚焦标准化建设,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

  (一)统一规范发展标准。规范业务运行,系统梳理现行归集、贷款、提取等业务制度规定,结合实操盲点焦点问题,进一步明确业务操作标准,合并归类、及时清理、实时更新制度文件汇编,持续扩增“零咨询”白话版办事指南覆盖事项,为业务运行、群众办事提供明晰化、标准化的规范指引。积极建章立制,加强政策储备,补齐政策短板,制定个贷贷后管理办法等制度文件,形成完整全面的业务制度体系。规范窗口服务,推进柜面服务标准化建设,对服务场所、服务人员、服务制度、服务监督等标准予以细化明确,推广综合柜员制,用好“好差评”反馈整改机制,加大第三方服务监督检查,持续提升群众临柜办事体验。

  (二)加固安全发展底线。加强提取审核,开展季度提取类型专项稽查,对预申请提取业务实行交叉复核,及时通报稽查、互查结果,防范资金骗提风险。加强楼盘监督,密切关注签约楼盘项目情况,随机开展现场检查,防范项目交付风险。加强信贷管控,建立贷款逾期管理制度,强化涉诉督办,防范贷款回收风险。加强内审稽查,持续拓宽审计覆盖范围,按月进行电子化稽查和风险隐患排查,借助大数据平台加强业务监控和风险预警,织密风控防护网。加强系统支撑,健全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完善一体化运维平台建设,搭建应用程序监控系统,快速定位及时处置故障隐患,保障业务系统平稳运行。

  (三)坚定法治发展轨道。坚持依法决策,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建立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管理制度,做到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加强执法维权,与法院建立违法线索互联、信息共享机制,实行案件集中办理、集中联审,推进行政负责人出庭出声出解出治,申请法院将拒不履行缴存义务的单位法定代表人限制高消费或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切实维护职工权益。强化诉源治理,探索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加强执法立案前调解沟通,实质性化解矛盾争议。规范执法行为,接入全市行政处罚网络运行平台,将立案、处罚、公示等程序纳入平台管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落实普法责任,以XX公积金建制30周年为契机,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影响力,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三、聚焦服务能效提升,打造高效政务环境

  (一)主动服务全市大局。围绕发展长租房市场,支持合作银行使用公积金数据开展租赁住房信用贷款业务,纳入业务承办银行考核体系,探索提取公积金冲抵房租与租赁住房信用贷款相衔接,形成资金支持组合拳,保障租房群体住房需求。围绕服务人才安居,建立公积金增值收益支持租赁型人才住房运营监督机制,督促运营机构为入住人才提供优质服务,助力人才强市战略。围绕区域协调发展,深化胶东经济圈公积金一体化建设,搭建一体化业务数据分析平台,在转移接续、异地贷款等方面落实“同城化”待遇,主动融入全省“一群两心三圈”区域发展格局,推进更广范围、更高水平共建共享、协同发展。

  (二)精准服务民营经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持续扩容基于公积金大数据的信用贷款平台,联合银行为更多小微企业和缴存职工提供“小、快、灵”的融资便利,服务“四新”经济,助力消费升级。减轻企业经营负担,优化企业降低缴存比例配套措施,落实缓缴、降比优惠政策,持续释放惠企政策红利。提高企业办事便利,依托全市企业开办智能一体化平台,探索将缴存小额托收业务纳入企业开办一事全办流程,实现一网通办、全程网办。完善常态化联系企业机制,点对点提供现场服务,积极建设官网便企服务专区,多渠道加强政企互动,持续创优营商环境。

  (三)用心服务办事群众。加快数字公积金建设,接入全国住房公积金数据共享平台,在更广范围汇聚应用民政、公安、不动产等跨部门数据信息,推动办事减材料、简环节、增便利。完善智慧公积金应用,优化网厅界面布局,丰富网上帮办等移动端应用功能,推进本地、异地商贷自助提取合作银行扩容,实现商贷征信查询线上授权,持续提高线上服务品质。增强跨区域办事便利,有序扩大“跨省通办”“全省通办”业务范围,将留存拍照、压缩上传等流程纳入系统管理,提高异地流转办理效率。快速响应群众诉求,加强公积金热线归并保障,开展话务员双向交流,探索建立内部转接专席,提高首问答复办结率,切实为民排忧解难。

  四、聚焦全面从严治党,提升综合治理能力

  (一)着力深化党建统领。把旗帜鲜明讲政治作为机关党建首要任务,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建立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机制,深化理论武装,坚持办好实事,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把意识形态工作贯穿公积金各项工作始终。深入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开展党支部换届选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制度,健全党支部“第一议题”制度,用好“学习强国”平台,制定落实党支部书记抓党建整改清单,打造基层党建示范点。积极培树宣传先进典型,扎实开展“人人都是发展环境,个个都是开放形象”活动,实施行业文明创建三年行动,推动形成党建、业务“一盘棋”,以高质量党建促进业务高质量发展。

  (二)着力强化正风肃纪。扛牢抓实廉政责任,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部署工作任务,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逐级传导责任压力,构建责任明晰、权责一致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落实体系。做实做细日常监督,建立派遣制职工廉政档案,加强“三重一大”事项监督,准确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做到执纪必严、违纪必究,做好监督执纪“后半篇文章”,实现以案警示、以案促改。充分发挥纪检委员作用,推进监督关口前移,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持续开展“四风”专项整治,形成抓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加强廉洁文化建设,通过搭建清廉文化园地、丰富清廉课堂内容、传播清廉之声、弘扬清廉风韵,将廉政教育触角向基层延伸,营造干部清正、行业清廉、政治清明的良好氛围。

  (三)着力优化干部队伍。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健全近距离考察识别干部机制,积极储备培养年轻干部,定期开展“人岗相适度”评估,适时开展干部选拔任用轮岗交流,做到人岗匹配、人尽其才。开展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更新干部年龄、知识结构,进一步强化派遣人员考核管理,提高派遣人员专业素质。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强化干部监督,健全考核机制,树立实践实干实绩导向,激发干事创业热情。实施分类分级培训,构建线上线下结合、业务理论并重的教育培训体系,适时开展高校脱产能力提升培训,加快培养业务精通、素质过硬的人才队伍,为公积金事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要点篇10

  

  2022年,市应急管理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重要指示批示,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按照省第xx次党代会、苏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和xx市第xx次党代会精神,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全面向好的基调,积极防范应对自然灾害,全面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推动xx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田园城、幸福金xx”的跑道上振翅高飞,提供安全稳定保障。

  一、总体要求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强化安全发展理念,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综合监管与统筹协调,持续压紧压实各方安全责任,以更严要求深化专项整治,以更实举措推进本质安全,以更新理念强化精准执法,以更大力度强化灾害防范,以更快步伐加强能力建设,以更高标准夯实基层基础,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全面向好的基调,树立“零事故”理念和目标追求,确保不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建筑施工领域及危险化学品行业领域实现“零事故”,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继续实现“双下降”。

  二、主要目标

  (一)安全发展意识更加到位。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厚植安全发展理念,提升全民安全意识,推动高质量安全发展。

  (二)队伍建设更加有力。进一步扛起使命担当,提高政治站位,强化队伍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能力建设,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

  (三)风险防控更加全面。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理念和“零事故”的追求,紧盯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人员,加大隐患治理力度,防控各类安全风险。

  (四)本质安全更加牢固。切实压降安全生产固有风险和管理风险,加大源头治理力度,提升工艺设施安全水平,筑牢安全基础,从根本上消除风险。

  (五)应急机制更加健全。围绕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着力健全事故灾害防范应对体系,落实各项工作机制,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三、主要任务

  (一)强化党建引领提升工作质效

  1.持之以恒抓好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党员干部学深悟透、真信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①加强理论武装,规范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②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推动党性教育常态化制度化。③积极推进市级机关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2.持之以恒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深入贯彻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强化“两个”责任落实。①规范和落实党员领导干部的双重组织生活制度。②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市委实施细则,持续整治“四风”,强化警示教育,狠抓制度建设,严肃执纪问责,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③充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把好纪法“两把尺子”,坚决防范和杜绝违纪违法问题发生。

  3.持之以恒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对标标准化规范化,查找党支部建设差距,持续巩固组织建设成效。①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创新形式,丰富载体,提升组织生活质量和效果。②加强党建引领,以党建带群团建设,丰富职工文化生活。③擦亮“应急先锋·安全卫士”党建品牌,以“党建+安全”、“监管+服务”为重点,开展结对共建、帮扶慰问和志愿服务活动。

  4.持之以恒加强队伍建设。加强应急系统队伍建设,提升队伍综合素质,引导广大干部在本职岗位上建功立业。①通过业务学习、条线培训,开展综合素质提升培训班、执法比武竞赛、干部大讲堂等系列活动,提高专业能力。②通过安委办、减灾办等平台,加强部门互动、上下联动,提升统筹协调能力。③通过组织大型会议、专项活动,推动落实重点工作,提升组织领导能力。

  (二)全面开展安全生产专项行动

  5.按照“零事故”目标追求,开展“xxxx”专项行动。一是制定一个总体方案。制定《xx市全面压降生产安全事故总体工作方案》。二是健全两项工作制度。①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工作的通知》,每月汇总xx个专委会履职尽责情况。②制定《关于做好工业企业、建筑工地等火灾事故调查工作的通知》,按照“四不放过”要求从严处理。三是开展三项专项工作。①开展生产安全事故“回头看”检查。②每半年开展集中约谈警示述职。③从宣传、培训、执法等方面,强化基层监管能力提升。四是开展四项执法行动。①是“三位一体”专项执法。②是“一带一帽”专项执法。③是安全培训“走过场”专项执法。④是安全风险管控专项执法。

  6.市安委办抓好督促落实。①推动xx个专委会分别制定全面压降生产安全事故专项工作方案。②推动各镇(区)制定属地落实方案。③每月跟踪调度,并制定市安委办领导挂钩联系各专委会工作机制。④实施重大隐患动态挂牌督办,由市级部门和地方共同实施。⑤围绕问题导向,开展安全生产督导。

  (三)全面强化安全生产风险防控

  7.持续推动落实“三个责任”。制定落实事故压降工作方案,围绕目标,制定各行业领域事故压降工作方案。发挥安委办实体化工作实效,围绕风险防范,推动落实“三个责任”。①制定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安全生产重点工作清单,推动落实党委政府领导责任。②强化安全生产综合监管,推动落实行业监管责任。③加大监管服务力度,指导企业单位落实主体责任。

  8.深化提升专项整治三年行动。①按照专项整治“深化提升年”要求,抓实重点任务、成果提升“两个清单”,推动整改提升、强化责任落实、形成长效机制,全力化解重大安全风险。②持续开展安全生产督导,制定年度督导方案,结合不同地区、不同时段、不同领域特点,落实每季度督导计划。

  9.集中开展两个重点领域专项整治。按照国务院、省政府、苏州市政府和xx市政府部署,深入开展危化品安全风险集中治理和城镇燃气安全排查整治,攻坚治理一批突出问题和重大安全隐患。①危化品安全风险集中治理要切实解决安全发展理念不牢和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x个问题,治理生产储存、交通运输、废弃处置、化工园区等x个环节(领域)重大安全风险。②城镇燃气安全排查整治要着力排查整治燃气经营、餐饮等公共场所、老旧小区、燃气工程、燃气管道等x个领域安全风险和重大隐患,加大燃气具等产品质量安全排查整治力度,提升燃气安全监管智慧化、信息化水平和城镇燃气居民使用安全水平。

  10.高质量完成安全风险报告工作。①持续推进工业企业和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风险报告,确保x月xx日前全面完成。②深化“xx市安全生产监管系统”运用,认真落实“x+x+x”安全风险管控制度,切实做好企业每月自查,网格员每两个月巡查,市应急局和镇(区)安监部门重点企业每季度巡查工作。同时,推广落实重点风险点安全管控措施。③市、镇(区)联动开展风险报告核查审计,提升风险报告质量。④全覆盖落实较大以上风险包保责任制,将管控责任落实到人。

  11.扎实推进危化品使用安全治理。①按x个行业大类,分为x级风险,实施分级分类监管。②完善危化品运输、储存、使用、废弃处置等x个环节闭环管理机制。③对照危化品使用安全指南和xx个部门出台的xx个行业领域安全使用手册,开展全员安全培训。④对标《危化品中间仓库安全管理指南》《危化品储存专用柜安全管理指南》,抓好整治落实。

  xx.深入开展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①持续巩固创建成果,制定2022年度创建工作计划,巩固提升省级示范城市创建水平,力争年内创成省级示范城市。②组织第三方开展明查暗访,围绕问题抓整改,提升创建实效。③持续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家喻户晓、人人参与的社会氛围。

  13.全面实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①制定年度风险普查工作计划,确保年内完成普查工作。②立足普查,形成自然灾害风险分布一张图,构建城市安全风险数据库。③加快风险数据信息化应用,推进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提升城市安全防范能力。

  14.建立安全评级机构管理长效机制、加强执法检查。①将2021年专项整治中队安全评级机构、生产经营单位的专项整治内容,作为应急局监管科室实施行政许可、备案、执法检查的必查内容,固化专项整治成果,建立健全安全评价机构执业行为监管的长效机制;②常态化对在太开展业务的安全评价机构进行重点监督检查,规范安全评价机构的技术行为。

  (四)全面推动安全发展机制建设

  15.全面提升本质安全水平。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在危化品、工业x个重点领域,三级全覆盖联动开展第三方专业核查评估。①开展工业重点行业领域“一企一策”专项整治,滚动更新“四个一批”企业名单,抓好整改落实。②分类推进危化品企业整治提升。按照区内企业、区外企业,分级分类实施整治提升。③组织第三方专业力量,对危化品和工业重点企业实施全覆盖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即知即改,确保隐患闭环管理。④通过以奖代补形式,推动实施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提升设备设施工艺安全水平,持续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工程。⑤持续推进亿元企业和规上企业二级标准化创建,细化工作措施,抓好工作落实。⑥推动高危行业落实安责险。建立健全“保险+服务+信息化”机制,发挥保险机构专业技术优势,帮助企业提升安全管理水平。⑦全面加强工业厂房出租管理。根据《xx市工业厂房出租管理办法》文件要求,在调查摸底基础上,对存量厂房进行集中梳理,对增量项目形成工作制度,逐步建立健全全市工业厂房出租长效管理机制。

  16.全面提升全民安全意识。全面强化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①做深做实市、镇(区)两级安全宣传,立足全媒体、多平台,强化安全文化宣传、安全常识普及和安全法制宣贯工作。②全面落实工业企业“xxx”全员安全培训,着力推动企业自主培训,提升全体员工安全素质。③持续推进“百团进百万企业千万员工”、“四个一”说安全、安全宣传“五进”,开展安全生产月、“x.xx”全国防灾减灾日和国际减灾日等重大宣传活动。④做好安全生产考试考核工作。⑤充分发挥安全文化教育体验馆和安全文化教育示范基地等载体功能,鼓励引导规模企业建立安全文化体验馆。

  17.全面提升监管执法+服务能力。开展“精准执法年”专项行动,优化监管执法方式,提升指导服务效能。①实施分级分类监管,立足风险报告、监管执法、监测预警、资源节约、工伤保险、诚信系统、标准化和事故直报系统等x个平台数据,将企业风险按“红、橙、黄、蓝”四色进行评级和监管。②制定三级执法计划,实施计划执法,落实执法公示制度。③开展x项专项执法行动,一是全领域开展“一带一帽”专项执法行动。二是结合复工复产,全领域开展安全培训“走过场”专项执法行动。三是全领域开展“三位一体”专项执法行动。四是开展各重点领域风险报告专项执法。④全领域开展事故“回头看”和事故集中约谈警示教育。⑤结合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完善应急执法机制体制,提升执法人员素质。⑥强化案卷质量,开展典型案例上报和规范案例评选,加强网络案卷巡查。

  (五)全面构建现代化救援格局

  18.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健全减灾办工作机制,充分掌握全市灾害风险底数,健全落实五项机制,提升灾害防范应对能力。①落实分析预判机制,会同气象、水务等部门,定期开展研判分析,加强预警预测,及时预警提示。②落实应急前置救援机制,预判灾害后果,前置部署应急救援力量,确保早发现早处置。③落实灾情统计评估机制,按规定统计报送灾害信息,指导协调受灾群众生活安置,研究灾害救助与灾后重建方案,提出减灾建议措施,提升防灾减灾能力。④落实应急物资调用机制,加强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加强应急救援、防汛抗旱、抗震救灾等物资储备,规范物资调配管理。⑤落实基层防灾减灾救灾机制,强化力量配置,加强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持续开展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提升基层防灾减灾能力。

  19.全面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一是着力健全三大体系,制定《关于提升全市应急管理能力的实施意见》:①健全应急预警体系,强化灾害研判和预警预报。②健全信息化支撑的应急指挥体系,加强与公安、消防、卫健等部门信息对接,及时掌握突发情况,确保指挥准确有力。③健全统一调度的应急救援体系,统筹调度队伍、装备等应急资源。二是着力做好三项准备:①做好应急预案应对准备,做好xx个预案修订,加快推进应急预案覆盖全区域、全灾种、全行业,实现各级政府、部门、社区、企业各类预案的有效衔接,推进应急预案“简明化、可视化”建设,提升应急预案专业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开展预案演练,提高预案实效性。②做好应急值守准备,领导带班和xx小时专人值班值守制度,及时准确上报紧急信息。③做好应急救援队伍准备,从队伍配备、指挥调度、日常管理、实战备勤等方面,制定指导意见,提升队伍的救援能力。三是巩固应急联盟建设成果。深化长三角区域应急救援协调合作,完善联盟工作机制、工作内容、工作模式,提升跨区域灾害、事故联合应对能力。

  20.全面提升基层基础能力。以更高标准夯实应急管理基层基础。①持续推进基层能力建设,强化镇(区、街道)安委办配置,配齐基层防灾减灾救灾与应急管理力量,推动基层监管执法队伍相对独立,确保监管执法有机结合。②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加快xx应急管理培训中心、化工(危化品)实训基地建设,努力培养更多专业人才,开展执法比武竞赛,提升基层执法能力和执法人员素质。③强化应急法治建设,加大新修订《安全生产法》宣贯力度,提升安全生产法制工作水平。④全力提升应急管理信息化水平,持续推进危化品企业“五位一体”信息化建设和重点工业企业监测预警,围绕应急预警、应急指挥、应急救援三大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信息技术与应急业务深度融合,提升智慧应急能力。

  21.信息化促进应指挥体系构建提升。围绕“一网统管”理念,聚焦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重点领域,加快推进省、苏州市平台的贯通应用,同时结合xx实际,加快应急管理特色场景的开发建设,推进各部门数据的互联互通。①精准对接应用省、苏州市级平台。围绕省、苏州市重点工作任务,聚焦自然灾害、安全生产风险防控和应急救援等重点领域,打通数据资源,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融。深化平台应用,通过数据处理、归集和共享开展日常监督、执法检查,实现精准监管。②适时推进特色场景开发。xx市自然灾害风险防控特色需求,推进场景开发。汇聚自然灾害普查、安发城市调查相关对象基础信息、实时监测信息、预报信息、预警信息和视频监测点,依托大数据、物联网、地理信息系统、服务融合等新兴技术,通过地理空间数据和各专业部门数据的全面高效整合,构建应急指挥一张图。

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要点篇11

  2022年应急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和视察xx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和自治区党委xx届xx次、xx次全会、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对标应急管理领域“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以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为主线,健全完善应急管理“六大体系”,持续提升应急管理“六种能力”,坚决打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收官战”、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程建设“持久战”、提升应急救援实战能力“攻坚战”,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加快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继续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新xx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一、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面建设“五型”模范机关

  1.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拓展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成效,奋力打造“政治型、服务型、实干型、文明型、廉洁型”机关,切实把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根本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2.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执行请示报告等制度,理顺党组织隶属关系,构建上下贯通、执行有力、与部门管理体制相适应的党建工作体系。坚持民主集中制,加强意识形态、国家安全、民族宗教工作,把党的领导贯穿应急管理工作全过程各方面。

  3.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最现实的“国之大者”,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救援重要论述精神,忠实履行应急管理职责使命,确保中央和自治区各项决策部署在全区应急管理系统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4.把“两个至上”作为根本价值遵循,主动适应人民对安全的更高需求,不断提高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能力,尽一切努力、尽最大可能把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等领域具体风险化解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

  5.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自治区党委“八条禁令”、区直机关“十项严禁”和应急管理厅“十二条禁止”,驰而不息纠治“四风”,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深入排查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6.全面落实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和自治区纪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严格执行《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规定》,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加强党员干部警示教育,精准运用问责利器,持续推动以案示警、以案促改、以案正风,切实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

  二、健全完善应急指挥体系,持续提升科学应对能力

  7.健全应急指挥机制,建立应急指挥调度资源库,嵌入信息化预案模块,绘制“突发事件应急指挥图”,推动健全区、市、县、乡镇、村五级全覆盖、全贯通的应急管理组织指挥架构,理顺各层级、各单位指挥关系。

  8.健全会商研判机制,坚持定期研判、联合会商,及时分析形势,提出防控措施。

  9.健全应急协同机制,发挥应急管理部门综合优势、行业部门专业优势,加强军地对接沟通,组织区市县线上联合指挥推演,强化灾情动态通报、联合指挥调度、力量需求衔接。

  10.搭建集移动单兵、指挥方舱、卫星终端等多种形式于一体的融合指挥平台,贯通应急管理部和区、市、县各层级,实现线上会商研判、实时发布指令、远程可视指挥。利用大数据、云计算、5G等xx手段,探索开展桌面推演、模拟仿真、现场再现、应对复盘等工作。

  11.着眼科学高效处置,建好应急指挥团队,制定印发《自治区应急救援指挥训练计划》,突出地方领导干部,锻炼提高统筹协调、科学决策、应急处突能力,带头成为应急指挥行家;突出部门负责同志,全面掌握行业风险特点、应急预案、应对措施,提出工作建议;突出相关领域专家,充分发挥风险识别、风险研判、风险化解等方面专长,当好参谋智囊;突出现场指挥人员,培育战术运用、临场应变、果断处置能力,切实提高应急指挥的实效性。

  12.出台《自治区应急救援指挥部工作和指挥官工作规范》,实现事前研判、事中处置、事后评估工作标准化。制定自然灾害、生产安全事故响应规程和响应指令,实现应急响应程序化。

  三、健全完善风险防范体系,持续提升源头管控能力

  13.突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运输、废弃处置4个重点环节,扎实开展安全风险集中整治,持续推动化工园区(集中区)降险除患,防止风险外溢。紧盯“两重一大”企业、精细化工企业和产业转移项目,深入推进设计诊断复核、专家指导服务、消地协同检查,精准排查治理安全隐患。

  14.加快推动“电子封条”建设,基本实现正常生产建设、停产停建煤矿主副井口、车辆出入口和调度室等关键部位在线监管。聚焦煤矿周期性、阶段性、系统性风险,全面普查煤矿隐蔽致灾因素,组织问题隐患常态化大排查,开展顶板和机电运输专项整治。加大停产整顿矿井、高风险矿、保供矿等重点煤矿巡查监管力度,严防偷采盗采等非法违法行为,坚决依法关闭、淘汰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非煤矿山。

  15.开展有限空间、钢铁、粉尘防爆、铝加工(深井铸造)专项执法行动,对工贸行业涉氨制冷企业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狠抓安全措施落实。

  16.积极发挥各级安委办统筹协调作用,推动有关部门深入排查治理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消防、燃气等重点行业领域风险隐患,有效防范遏制事故。

  17.加快重点林区火源监测、防火隔离带等设施建设,夯实火灾防范基础。推进林区输配电设施火灾隐患排查治理等专项行动,加强祭祀、生产、非生产用火等火源管控,督促各地依法打击违法违规用火行为。

  18.严格落实以防汛抗旱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责任制度,理顺管理体制和机构设置,提高工作落实整体效能。围绕黄河、贺兰山东麓、六盘山、罗山等重点区域,突出城镇易涝区、蓄滞洪区、库坝窖池、山洪沟道等重点地段,持续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筑牢防洪安全屏障。

  19.统筹推进区域性断层和重点县(区)活动断层探查,强化地震风险普查和区域安全性评价。密切关注地质灾害险情,统筹做好地震监测预警、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救援等工作。

  20.针对雨雪冰冻、大风大雾、寒潮高温等极端天气,及时预测分析,发布预警信息,严防山体滑坡、道路塌陷、管道冻裂、高空坠物等引发次生灾害。

  21.围绕自治区“九大重点产业”“四大提升行动”“十大工程项目”和“四权改革”等重大任务,落实“区域评估”“整体评价”等制度,强化风险管控措施,保障产业安全。

  22.及时研判产业转移、能源保供、市场波动等新情况和电化学储能电站等新业态带来的新风险,探索建立“安全生产风险地图”,分行业、区域确定风险等级,实行动态评估,实施重点整治。

  23.完善落实重大活动风险评估制度,规范和加强风险管理,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

  四、健全完善应急力量体系,持续提升抢险救灾能力

  24.修订《自治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加强统一规划和分级分类管理,增强各级各类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督促市县对标自治区总体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抓紧完成本级预案制修订任务。

  25.持续开展乡镇(街道)、社区(村)预案编制试点,推动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衔接的预案体系,做到应对处置灾害事故有案可循、依案而行。

  26.抓好《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管理若干意见实施方案》贯彻落实,科学统筹社会各层面、各层级应急力量,加强规范管理,加大扶持力度,推动建立应急救援人员待遇保障机制,提升职业荣誉感和社会尊崇度。

  27.督促指导行业主管部门组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填补自治区级建筑、交通等重点行业领域应急力量空白。深入推进乡镇(街道)基层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力争年内组建率达到xx%以上。

  28.坚持统一布点、统一协调,优化区级应急救灾物资库、代储点、分储点的空间布局,完善实物储备、协议储备和产能储备相衔接的应急救灾物资储备模式。按照区、市、县分别承担xx%、xx%、xx%的标准,落实应急救灾物资分级负责、分级储备、分级管理任务,实现应急救助和转移安置xx万人的目标。

  五、健全完善xx支撑体系,持续提升智慧应急能力

  29.推进自治区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建设,整合相关部门应急管理基础数据、监测数据与业务数据,打造跨部门、跨地域的应急数据资源中心,构建“全域覆盖、纵向联通、统一管控”的应急管理大数据应用体系,实现灾害信息报送“一张网”、指挥调度“一键通”、应急管理“一张图”。

  30.稳步推进全区应急救援指挥通信能力建设,全面整合现有装备、信息化资源,提高区市县应急管理部门通信保障能力,实现灾害事故现场“联得上、看得清、听得见”。

  31.依托区内高校、科研院所、事业单位、社会机构和大型企业,探索建立协作服务模式。推行应急力量装备资源和救灾物资电子台账管理,实现各级各类应急物资的智慧管理和高效调配。

  32.推行设备换“芯”、机器换人、生产换线,大力推进煤矿智能化、工贸领域“降尘减人”,实现更多智能采掘、高危场所机器人巡检,切实“把机器换上去、把人员减下来”。

  33.鼓励易燃、剧毒和强腐蚀液体危险货物运输车辆采取罐式集装箱、专区停放等物防技防措施。推动“两重一大”化工老旧装置更新改造升级,提高设备自动化程度,严防设备老化形成系统性风险。

  六、健全完善法规制度体系,持续提升法治应急能力

  34.完善自治区应急管理领域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的管理和监督制度,健全规章文件清理常态化机制,全面落实“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印发”和有效期制度。

  35.开展新安法落实情况调研,积极推进《自治区安全生产条例》《自治区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等地方配套法规规章制修订,完成《城市安全风险评估规范》《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工作指南》等地方标准编制,不断健全完善应急管理法规体系。

  36.把领导干部履责情况纳入考核指标,制定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职责清单”,督促各地制定党政领导干部年度“任务清单”,推动各级安全生产责任落地落细。

  37.强化预警、提醒等工作机制,对社会影响较大的事故进行挂牌督办,约谈事故多发地区和行业有关负责人。会同各级党委、政府督查室,开展安全生产巡查督查、明查暗访,切实拧紧明责、履责、追责链条。

  38.抓好《企业主体责任若干意见》贯彻落实,督促企业制修订全员安全生产责任清单,逐一明确从主要负责人到一线员工的安全责任。

  39.全面落实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任务,整合优化行政执法职能,实施分类分级执法,推进应急管理系统执法人员统一着装,加强基层执法人员培训,推广银川市“互联网+执法”试点经验,提升行政执法规范化、信息化水平。

  40.严格执行“四个一律”和“五个一批”措施,集中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精准运用行刑衔接,充分发挥震慑作用,最大限度减少违法违规行为。

  41.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证照分离”和安全生产领域证照电子化,做好煤矿行政许可审批,更优更好助企纾困。

  七、健全完善共建共治体系,持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42.高标准完成基层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推动乡镇(街道)应急管理“六有”和村(社区)应急管理“三有”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结合平安xx建设、社会综合治理,推行应急管理网格化管理,引导村(社区)开展风险隐患报告、排查和治理,组织应急疏散演练。

  43.持续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示范县创建。整合气象信息员、灾害信息员、森林护林员等队伍资源,依托五级报送网络,用好全国自然灾害信息保送系统,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44.制定社会力量参与隐患排查、救援救助、慈善捐赠、恢复重建等工作的政策措施,健全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清单和内容标准,完善社会资源紧急征用、补偿制度,强化保险等市场机制在风险防控、损失补偿、恢复重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激发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抗灾救灾工作的热情。

  45.推动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推进各类防灾减灾科普场馆建设。指导化工园区(集中区)建设安全技能实训基地,推行集理论教育、实体化装置操作、师带徒跟班学习于一体的新型培训模式。

  46.开展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宣传“五进”,利用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全区煤矿安全警示教育日等时机,宣传安全发展和综合减灾理念,普及安全常识,提高避险技能,筑牢应急管理的人民防线。

  八、打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收官战”

  47.紧盯排查出的各层面突出问题和重大安全隐患,推动16个专项整治牵头部门制定“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定实整改目标、责任单位、完成时限、评估主体,组织开展整改落实“回头看”,确保整治措施落实落地,问题隐患销号清零。

  48.发挥“三年行动”专班牵头抓总和督促指导作用,聚焦法规标准是否健全、政策措施是否落实、机制运转是否顺畅、根本问题是否解决等关键,对2个专题、16个行业领域监管体系、救援体系、公共安全体系以及联审联批、风险防控、应急处置机制等制度措施逐项开展质效评估,固强补弱、完善提高。

  49.按照边整治、边总结、边应用的思路,全面推广运用石嘴山市“创新监管手段、提升防范效能”,中卫市“构建五高格局、提升整治实效”等典型做法和制度成果,推动形成更完善的源头治理、更严密的责任体系、更有效的防控措施、更有力的基础保障,促进安全生产水平整体提升。

  九、打好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程建设“持久战”

  50.有序推进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程,建立分区域、分类型、分要素的灾害风险和减灾能力数据库,编制区、市、县三级自然灾害系列风险图。及时将普查成果运用到自然灾害综合防治、应急处置、国土空间规划等领域,为防范化解重大灾害风险提供科学依据。

  51.有序推进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工程,推动涉灾部门完善地质、地震、气象、水旱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分类监测基础设施,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络。建设自治区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系统,整合各部门有关资源,实现全灾种、灾害链、防减救全过程风险监测、风险早期识别评估和预报预警。

  52.有序推进应急指挥(救援)中心建设工程,加快自治区、五市、宁东和各县(区)应急指挥(救援)中心建设进度。压茬实施“十四五”期间应急物资储备库新建扩建工程,年内力争完成银川市、贺兰县、永宁县、平罗县、中宁县物资储备库建设。

  53.有序推进其他重点工程,发挥自然灾害防治工作厅际联席会议作用,加大调度通报、督查考核力度,持续推进重点生态功能区修复、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和避险移民搬迁、自然灾害防治技术装备现代化等其他重点工程建设。

  十、打好提升应急救援实战能力“攻坚战”

  54.完善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社会应急救援队伍和驻宁部队、基干民兵等力量协调联动、快速响应机制,细化信息共享、灾情通报、力量调运等具体措施,全面提高灾害事故救援时效。

  55.建立自治区应急救援力量、物资投送机制,深化与民航、铁路、公路等部门应急联动,提升救援人员和装备物资紧急投送能力。制定落实应急力量建设“十四五”规划方案,加大先进适用救援装备配备力度,提高抗洪抢险、排水排涝、森林灭火、地震搜救能力。研究出台自治区非常态下应急响应启动方案,建设专业化应急通信保障队伍,提高断路、断电、断网等情况下的保障能力。

  56.制定2022年演训计划,在银川市举办自治区“应急先锋·2022”军地联合应急演练,在重大节日、重点时段开展应急救援紧急拉动,指导各地各部门结合灾情实际开展常态化应急演练,检验提高各层级快速反应能力、现场处置能力、联合救援能力。

  十一、着力锤炼过硬作风,持续打造应急先锋

  57.时刻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充分准备,以更快反应、更大成效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实际行动践行应急管理队伍的赤子之心。

  58.全面实行准军事化管理,按照实战化要求锤炼敢于负责、敢于担当、敢于胜利的过硬作风。

  59.认真学习风险管控、依法行政、预案管理、应急处置、舆论引导等专业知识,主动到事故灾害一线磨砺摔打、积累经验,在真刀真枪的应急实战中练硬筋骨、增长本领,在应对各种安全风险和处置各种灾害事故中冲锋在前、勇当先锋,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给人民以力量。

  60.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大力选树先进典型,塑造“应急先锋”品牌形象,积极争取符合应急管理职业特点的待遇保障,切实增强荣誉感和吸引力,努力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要点篇12

  2022年,市应急管理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重要指示批示,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按照省第xx次党代会、苏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和xx市第xx次党代会精神,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全面向好的基调,积极防范应对自然灾害,全面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推动xx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田园城、幸福金xx”的跑道上振翅高飞,提供安全稳定保障。

  一、总体要求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强化安全发展理念,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综合监管与统筹协调,持续压紧压实各方安全责任,以更严要求深化专项整治,以更实举措推进本质安全,以更新理念强化精准执法,以更大力度强化灾害防范,以更快步伐加强能力建设,以更高标准夯实基层基础,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全面向好的基调,树立“零事故”理念和目标追求,确保不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建筑施工领域及危险化学品行业领域实现“零事故”,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继续实现“双下降”。

  二、主要目标

  (一)安全发展意识更加到位。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厚植安全发展理念,提升全民安全意识,推动高质量安全发展。

  (二)队伍建设更加有力。进一步扛起使命担当,提高政治站位,强化队伍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能力建设,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

  (三)风险防控更加全面。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理念和“零事故”的追求,紧盯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人员,加大隐患治理力度,防控各类安全风险。

  (四)本质安全更加牢固。切实压降安全生产固有风险和管理风险,加大源头治理力度,提升工艺设施安全水平,筑牢安全基础,从根本上消除风险。

  (五)应急机制更加健全。围绕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着力健全事故灾害防范应对体系,落实各项工作机制,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三、主要任务

  (一)强化党建引领提升工作质效

  1.持之以恒抓好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党员干部学深悟透、真信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①加强理论武装,规范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②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推动党性教育常态化制度化。③积极推进市级机关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2.持之以恒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深入贯彻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强化“两个”责任落实。①规范和落实党员领导干部的双重组织生活制度。②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市委实施细则,持续整治“四风”,强化警示教育,狠抓制度建设,严肃执纪问责,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③充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把好纪法“两把尺子”,坚决防范和杜绝违纪违法问题发生。

  3.持之以恒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对标标准化规范化,查找党支部建设差距,持续巩固组织建设成效。①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创新形式,丰富载体,提升组织生活质量和效果。②加强党建引领,以党建带群团建设,丰富职工文化生活。③擦亮“应急先锋·安全卫士”党建品牌,以“党建+安全”、“监管+服务”为重点,开展结对共建、帮扶慰问和志愿服务活动。

  4.持之以恒加强队伍建设。加强应急系统队伍建设,提升队伍综合素质,引导广大干部在本职岗位上建功立业。①通过业务学习、条线培训,开展综合素质提升培训班、执法比武竞赛、干部大讲堂等系列活动,提高专业能力。②通过安委办、减灾办等平台,加强部门互动、上下联动,提升统筹协调能力。③通过组织大型会议、专项活动,推动落实重点工作,提升组织领导能力。

  (二)全面开展安全生产专项行动

  5.按照“零事故”目标追求,开展“xxxx”专项行动。一是制定一个总体方案。制定《xx市全面压降生产安全事故总体工作方案》。二是健全两项工作制度。①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工作的通知》,每月汇总xx个专委会履职尽责情况。②制定《关于做好工业企业、建筑工地等火灾事故调查工作的通知》,按照“四不放过”要求从严处理。三是开展三项专项工作。①开展生产安全事故“回头看”检查。②每半年开展集中约谈警示述职。③从宣传、培训、执法等方面,强化基层监管能力提升。四是开展四项执法行动。①是“三位一体”专项执法。②是“一带一帽”专项执法。③是安全培训“走过场”专项执法。④是安全风险管控专项执法。

  6.市安委办抓好督促落实。①推动xx个专委会分别制定全面压降生产安全事故专项工作方案。②推动各镇(区)制定属地落实方案。③每月跟踪调度,并制定市安委办领导挂钩联系各专委会工作机制。④实施重大隐患动态挂牌督办,由市级部门和地方共同实施。⑤围绕问题导向,开展安全生产督导。

  (三)全面强化安全生产风险防控

  7.持续推动落实“三个责任”。制定落实事故压降工作方案,围绕目标,制定各行业领域事故压降工作方案。发挥安委办实体化工作实效,围绕风险防范,推动落实“三个责任”。①制定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安全生产重点工作清单,推动落实党委政府领导责任。②强化安全生产综合监管,推动落实行业监管责任。③加大监管服务力度,指导企业单位落实主体责任。

  8.深化提升专项整治三年行动。①按照专项整治“深化提升年”要求,抓实重点任务、成果提升“两个清单”,推动整改提升、强化责任落实、形成长效机制,全力化解重大安全风险。②持续开展安全生产督导,制定年度督导方案,结合不同地区、不同时段、不同领域特点,落实每季度督导计划。

  9.集中开展两个重点领域专项整治。按照国务院、省政府、苏州市政府和xx市政府部署,深入开展危化品安全风险集中治理和城镇燃气安全排查整治,攻坚治理一批突出问题和重大安全隐患。①危化品安全风险集中治理要切实解决安全发展理念不牢和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x个问题,治理生产储存、交通运输、废弃处置、化工园区等x个环节(领域)重大安全风险。②城镇燃气安全排查整治要着力排查整治燃气经营、餐饮等公共场所、老旧小区、燃气工程、燃气管道等x个领域安全风险和重大隐患,加大燃气具等产品质量安全排查整治力度,提升燃气安全监管智慧化、信息化水平和城镇燃气居民使用安全水平。

  10.高质量完成安全风险报告工作。①持续推进工业企业和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风险报告,确保x月xx日前全面完成。②深化“xx市安全生产监管系统”运用,认真落实“x+x+x”安全风险管控制度,切实做好企业每月自查,网格员每两个月巡查,市应急局和镇(区)安监部门重点企业每季度巡查工作。同时,推广落实重点风险点安全管控措施。③市、镇(区)联动开展风险报告核查审计,提升风险报告质量。④全覆盖落实较大以上风险包保责任制,将管控责任落实到人。

  11.扎实推进危化品使用安全治理。①按x个行业大类,分为x级风险,实施分级分类监管。②完善危化品运输、储存、使用、废弃处置等x个环节闭环管理机制。③对照危化品使用安全指南和xx个部门出台的xx个行业领域安全使用手册,开展全员安全培训。④对标《危化品中间仓库安全管理指南》《危化品储存专用柜安全管理指南》,抓好整治落实。

  xx.深入开展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①持续巩固创建成果,制定2022年度创建工作计划,巩固提升省级示范城市创建水平,力争年内创成省级示范城市。②组织第三方开展明查暗访,围绕问题抓整改,提升创建实效。③持续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家喻户晓、人人参与的社会氛围。

  13.全面实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①制定年度风险普查工作计划,确保年内完成普查工作。②立足普查,形成自然灾害风险分布一张图,构建城市安全风险数据库。③加快风险数据信息化应用,推进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提升城市安全防范能力。

  14.建立安全评级机构管理长效机制、加强执法检查。①将2021年专项整治中队安全评级机构、生产经营单位的专项整治内容,作为应急局监管科室实施行政许可、备案、执法检查的必查内容,固化专项整治成果,建立健全安全评价机构执业行为监管的长效机制;②常态化对在太开展业务的安全评价机构进行重点监督检查,规范安全评价机构的技术行为。

  (四)全面推动安全发展机制建设

  15.全面提升本质安全水平。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在危化品、工业x个重点领域,三级全覆盖联动开展第三方专业核查评估。①开展工业重点行业领域“一企一策”专项整治,滚动更新“四个一批”企业名单,抓好整改落实。②分类推进危化品企业整治提升。按照区内企业、区外企业,分级分类实施整治提升。③组织第三方专业力量,对危化品和工业重点企业实施全覆盖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即知即改,确保隐患闭环管理。④通过以奖代补形式,推动实施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提升设备设施工艺安全水平,持续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工程。⑤持续推进亿元企业和规上企业二级标准化创建,细化工作措施,抓好工作落实。⑥推动高危行业落实安责险。建立健全“保险+服务+信息化”机制,发挥保险机构专业技术优势,帮助企业提升安全管理水平。⑦全面加强工业厂房出租管理。根据《xx市工业厂房出租管理办法》文件要求,在调查摸底基础上,对存量厂房进行集中梳理,对增量项目形成工作制度,逐步建立健全全市工业厂房出租长效管理机制。

  16.全面提升全民安全意识。全面强化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①做深做实市、镇(区)两级安全宣传,立足全媒体、多平台,强化安全文化宣传、安全常识普及和安全法制宣贯工作。②全面落实工业企业“xxx”全员安全培训,着力推动企业自主培训,提升全体员工安全素质。③持续推进“百团进百万企业千万员工”、“四个一”说安全、安全宣传“五进”,开展安全生产月、“x.xx”全国防灾减灾日和国际减灾日等重大宣传活动。④做好安全生产考试考核工作。⑤充分发挥安全文化教育体验馆和安全文化教育示范基地等载体功能,鼓励引导规模企业建立安全文化体验馆。

  17.全面提升监管执法+服务能力。开展“精准执法年”专项行动,优化监管执法方式,提升指导服务效能。①实施分级分类监管,立足风险报告、监管执法、监测预警、资源节约、工伤保险、诚信系统、标准化和事故直报系统等x个平台数据,将企业风险按“红、橙、黄、蓝”四色进行评级和监管。②制定三级执法计划,实施计划执法,落实执法公示制度。③开展x项专项执法行动,一是全领域开展“一带一帽”专项执法行动。二是结合复工复产,全领域开展安全培训“走过场”专项执法行动。三是全领域开展“三位一体”专项执法行动。四是开展各重点领域风险报告专项执法。④全领域开展事故“回头看”和事故集中约谈警示教育。⑤结合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完善应急执法机制体制,提升执法人员素质。⑥强化案卷质量,开展典型案例上报和规范案例评选,加强网络案卷巡查。

  (五)全面构建现代化救援格局

  18.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健全减灾办工作机制,充分掌握全市灾害风险底数,健全落实五项机制,提升灾害防范应对能力。①落实分析预判机制,会同气象、水务等部门,定期开展研判分析,加强预警预测,及时预警提示。②落实应急前置救援机制,预判灾害后果,前置部署应急救援力量,确保早发现早处置。③落实灾情统计评估机制,按规定统计报送灾害信息,指导协调受灾群众生活安置,研究灾害救助与灾后重建方案,提出减灾建议措施,提升防灾减灾能力。④落实应急物资调用机制,加强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加强应急救援、防汛抗旱、抗震救灾等物资储备,规范物资调配管理。⑤落实基层防灾减灾救灾机制,强化力量配置,加强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持续开展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提升基层防灾减灾能力。

  19.全面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一是着力健全三大体系,制定《关于提升全市应急管理能力的实施意见》:①健全应急预警体系,强化灾害研判和预警预报。②健全信息化支撑的应急指挥体系,加强与公安、消防、卫健等部门信息对接,及时掌握突发情况,确保指挥准确有力。③健全统一调度的应急救援体系,统筹调度队伍、装备等应急资源。二是着力做好三项准备:①做好应急预案应对准备,做好xx个预案修订,加快推进应急预案覆盖全区域、全灾种、全行业,实现各级政府、部门、社区、企业各类预案的有效衔接,推进应急预案“简明化、可视化”建设,提升应急预案专业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开展预案演练,提高预案实效性。②做好应急值守准备,领导带班和xx小时专人值班值守制度,及时准确上报紧急信息。③做好应急救援队伍准备,从队伍配备、指挥调度、日常管理、实战备勤等方面,制定指导意见,提升队伍的救援能力。三是巩固应急联盟建设成果。深化长三角区域应急救援协调合作,完善联盟工作机制、工作内容、工作模式,提升跨区域灾害、事故联合应对能力。

  20.全面提升基层基础能力。以更高标准夯实应急管理基层基础。①持续推进基层能力建设,强化镇(区、街道)安委办配置,配齐基层防灾减灾救灾与应急管理力量,推动基层监管执法队伍相对独立,确保监管执法有机结合。②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加快xx应急管理培训中心、化工(危化品)实训基地建设,努力培养更多专业人才,开展执法比武竞赛,提升基层执法能力和执法人员素质。③强化应急法治建设,加大新修订《安全生产法》宣贯力度,提升安全生产法制工作水平。④全力提升应急管理信息化水平,持续推进危化品企业“五位一体”信息化建设和重点工业企业监测预警,围绕应急预警、应急指挥、应急救援三大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信息技术与应急业务深度融合,提升智慧应急能力。

  21.信息化促进应指挥体系构建提升。围绕“一网统管”理念,聚焦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重点领域,加快推进省、苏州市平台的贯通应用,同时结合xx实际,加快应急管理特色场景的开发建设,推进各部门数据的互联互通。①精准对接应用省、苏州市级平台。围绕省、苏州市重点工作任务,聚焦自然灾害、安全生产风险防控和应急救援等重点领域,打通数据资源,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融。深化平台应用,通过数据处理、归集和共享开展日常监督、执法检查,实现精准监管。②适时推进特色场景开发。xx市自然灾害风险防控特色需求,推进场景开发。汇聚自然灾害普查、安发城市调查相关对象基础信息、实时监测信息、预报信息、预警信息和视频监测点,依托大数据、物联网、地理信息系统、服务融合等新兴技术,通过地理空间数据和各专业部门数据的全面高效整合,构建应急指挥一张图。

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要点篇13

  水库主管部门和管理单位要切实做好本区域内水库蓄水管理工作,加强初期蓄水的重点指导和监督检查,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2年全市水库运行管理工作要点范例,希望大家喜欢。

  2022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新xx的攻坚之年。水库工程作为防洪排涝、农业灌溉、抗旱供水、旅游发电、生态调节的重要基础设施,对于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今年全市水库运行管理工作总要求是:以习近平总书记新时期“十六字”治水思路为指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四五时期解决防汛中的薄弱环节,确保现有水库安然无恙”批示精神,围绕水库工程安全、管理能力提升的总体目标,严守水库工程安全运行底线,全面梳理水库工程防洪短板和薄弱环节,聚焦水库安全责任落实、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隐患排查整改、水库管理考核等工作,进一步深化水库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水库工程效益,全面提升水库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现结合我市实际,提出xxxx年全市水库运行管理工作要点。

  一、严守水库工程安全运行底线,提升水库防洪保安能力

  一是落实水库安全和防汛责任。要严格落实以地方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水库大坝安全责任制和防汛责任制,逐库落实水库行政责任人、主管部门责任人、管理单位责任人、技术责任人和巡查责任人,水库各责任人名单于x月x日前报市水务局,并于四月底前在本级主要媒体上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扎实做好水库防汛备汛工作,层层压实责任,切实抓好水库防汛“三个责任人”和“三个重点环节”,明确各类责任人的任职条件、履职要求和工作职责,规范各类责任人履职行为;细化实化岗位管理及监督职责,强化值班值守和巡查监测;

  修订完善水库调度方案和大坝安全管理(防汛)应急预案,特别是针对类似长河流域长藤结瓜式的水库群,要制定联合调度方案和防汛总体应急预案,于汛前完成批复;各水库管理单位都要结合去年汛期连续强降雨洪水特点,开展抗击洪水模拟推演和溃坝溃决风险分析,形成风险分析报告,制定专项应对方案;认真开展汛前水库防汛应急演练,对暴露出的问题及时整改;加强责任人培训,采用线上、线下培训等方式,对责任人进行全覆盖培训,确保每个责任人知责、负责、履责,有效保障水库安全运行。

  二是补齐水库工程设施短板。xxxx年汛前,全面完成去年xx座受损水库修复任务,其中市直x座,城区x座,xx县xx座,xx市xx座,xx县xx座,陵川县xx座,xx县x座;按照全省统一部署,实施xx座小型水库雨水情测报和x座水库大坝安全监测设施项目;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完成xx县任庄、长河、白水河、庾能、彭沟x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批复;开展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完成xx县xx、xx座水库安全鉴定,今后要把水库大坝安全鉴定作为一项强制性制度严格执行,实行动态管理,当年超期,当年鉴定,系统清零。

  三是用好水库维修养护补助资金。各县(市、区)要高度重视用于水库维修养护的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补助资金的管理与使用,加强监督管理,确保真正管好用好资金,充分发挥资金效益。xxxx年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维修养护项目汛前全部完工,x月xx日前完成验收,x月xx日前,将年度验收总结报告以正式文件报送市水务局。同时认真做好xxxx年度维修养护项目绩效评价工作。

  四是加大水库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力度。水库主管部门和管理单位要按照国家防总、水利部、省水利厅和各级安委会的部署对水库开展全方位的安全检查、巡查和督查,采取重点检查、汛前检查与常规年检相结合,确保检查监测到位、记录规范到位。要强化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预防机制建设,定期检查、评估、监控重大危险源。针对检查监测结果,分析原因,研判水库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风险,及时制定整改方案,层层压实岗位职责,汛前整改完成。

  二、下大气力加强水库工程监管,提升水库运行管理水平

  一是完善水库信息档案。各单位要充分认识水库信息档案完善工作重要性,从细从实抓好“全国水库运行管理信息系统”、“全国水库大坝注册登记系统”信息完善工作,加强对信息的填报、审核工作,及时做好信息的更新管理,确保水库信息档案的完备、统一、精准。同时加强水库信息的日常管理,向有关单位报送水库信息时必须以信息系统数据为准,坚决杜绝水库信息不一致现象发生。各单位务于xxxx年x月xx日前完成“全国水库运行管理信息系统”填报和审核工作,xx县湾则水库注册登记工作和“全国水库大坝注册登记系统”填报和审核工作务于xxxx年x月底前完成。

  二是加强水库蓄水及调度管理。水库主管部门和管理单位要切实做好本区域内水库蓄水管理工作,加强初期蓄水的重点指导和监督检查,加大蓄水过程中的安全监测和巡查力度,未经蓄水验收的水库不得擅自投入蓄水运行。进一步完善各水库兴利调度方案的编制和报批工作,明确水库下泄的最小生态流量,逐步恢复水生态功能;要认真执行批准的水库汛期调度计划,汛期严禁超汛限水位运行;对鉴定为三类坝且尚未实施除险加固的xx县任庄、长河、白水库、庾能和彭沟x座病险水库,要逐库落实责任,采取限制运用措施,必要时空库运行。同时科学调度,增加汛后蓄水量,保障抗旱、供水、生态用水及森林防火用水需要。实行水库蓄水及调度月报制度,加强调度计划执行情况管理,各单位每月xx日前上报水库蓄水及调度情况统计表。

  三是强化水库周边环境整治。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及乡村振兴,按照《xx省水利厅关于开展垃圾围坝整治工作的通知》(x水管便[xxxx]xx号)要求,持续逐库开展垃圾围坝整治工作,建立完善水库大坝周边垃圾清理工作机制,及时清理坝前漂浮物和坝肩、坝坡、坝后垃圾,严厉制止在水库大坝周边违规侵倒垃圾行为,确保水库大坝周边环境卫生干净整洁。

  四是做好水库工程管理考核。按照《xx市水库运行管理达标提升三年行动方案》,以水库组织管理、安全管理、运行管理和经济管理四大类千分制考核为抓手,通过实施水库工程运行管理达标“五个一措施”,即制定一套标准、编制一本手册、修订一批制度、建立一个平台、落实一方责任,达到水库工程管理责任明细化、管理工作制度化、管理人员专业化、管理范围界定化、管理运行安全化、管理经费预算化、管理活动日常化、管理过程信息化、管理环境美观化、管理考核规范化等“管理十化”。xxxx年,全市考核测评分数达到省四级以上的水库管理单位超过xx%,即不少于xx座水库,其中市直x座,城区x座,xxxx座,xxxx座,xxxx座,xx座;达到省三级的水库管理单位超过xx%,即不少于xx座水库,其中市直x座,城区x座,xxxx座,xxxx座,xxx座,xxx座;x座中型水库管理单位全部达到省二级以上标准,达到省一级标准的不少于x座;小型水库达到省三级以上标准的不少于xx座,达到省二级以上标准的不少于xx座、达到省一级标准的不少于x座。xxxx座水库达到省二级标准,xxxx座水库达到省一级标准。

  五是继续深化小型水库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要积极借鉴和学习创建全国第一批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小型水库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成果,积极创建全国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示范县。对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分散管理的小型水库,各地要因地制宜实行政府购买服务、统一区域管理、以大带小等多种管护模式,落实小型水库管护人员和管护经费,建立巡库员机制,推进水库管理向专业化社会化转变。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有特色、有亮点,条件成熟的都要积极申报创建全国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示范县。xxxx年xx县要认真总结经验,做好申报全国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第三批示范县的准备工作。

  三、切实抓好意识形态和综治平安工作,为水库发展创造良好社会环境,汇聚强大精神动力

  各县(市、区)水务局和各水库管理单位,要围绕意识形态和综治工作积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和综治平安“一岗双责”责任制,明确工作任务,细化工作责任,将意识形态、综治平安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二是进一步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牢牢抓住思想政治建设这一核心,加强理论学习,筑牢思想根基,不断提升水库领域所有人员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意识形态、综治平安各类事件发生;三是加强阵地建设,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严格落实有关管理规定,加强对分管领域相关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微信群等意识形态阵地的管理,严格排查管理漏洞,查找风险隐患和薄弱环节,及时采取措施改进完善。四是完善应急处置机制。遇有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要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相关责任人在第一时间进行科学处置。

推荐访问:云南省 自然资源 工作要点 云南省自然资源管理八个明确 云南省安全生产条例解读 云南省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云南省安全生产条例规定什么应当加强安全生产能力建设 云南省交通安全条例 云南省安全生产条例自什么起实施 云南省安全生产委员会 云南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云南省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云南省安全生产条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