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关系,优方法,提效率

【摘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习的方法虽因人而异,但也有一些共同的要求和遵循。实现系统优化,妥善处理各种关系,方能事半功倍,达到理想效果。本文拟就这些关系的处理进行探讨,以期获得一点规律性的认识。

【关键词】 关系 方法 效率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6)06-021-01

一、处理好“学、思、习、悟”的关系——过程优化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如果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被书本牵着鼻子走,失去主见。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进行实在的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沙上建塔,一无所得,所以必须把学与思相结合。

然而,仅有学与思也是不够的,因为这二者还只局限于认识和精神层面。通过学与思所获知识的真理性还要通过实践检验,即使本身是正确的,也需要通过实践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和领会,也才能发挥出知识的价值。这就必然要求把认识与实践连接起来,也就是孔子进一步讲的“学而时习之”。学到了知识,然后把它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验证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创造价值,才能真正实现所学的价值。

所以必须强调“习”的重要性。作为身处校园的学生,运用所掌握知识和方法分析和探讨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热点问题,不失为“习”的有效方式。在教学中,我结合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依法治国的相关论述,要学生分析“党”与“法”的关系、“法”与“人民”的关系、“法”与“国家”的关系;结合“十三五”规划的出台分析党与人民、政府、人大、政协、民主党派的各种关系,学生感到有话可说,也进一步加深了对依法治国、依法执政理论的理解。“习”之后,还要进一步“悟”,这是在“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之后的蓦然回首,更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后的悠然心会和明心见性。顿悟也好,渐悟也罢,总之,力争彻底“想通”、“看透”。

二、处理好“点、线、面、体”的关系——结构优化

点成线、线织面、面结体。在学习中要善于掌握知识全局以及宏观结构、中观结构和微观结构。知识是力量,知识结构则是综合实力。

点要精准。政治教材中的各种概念、术语,作为最基本的元素,必须准确把握其内涵,也要能根据其内涵做出必要的推理与拓展。如经济生活中的价值与价格、纸币与货币;政治生活中的人民与公民、依法行政与依法执政;文化生活中的文化与文明、文化多样性与文化独特性;哲学中的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主次矛盾与矛盾主次方面,等等。如果对这些概念含糊不清,就无法进一步构建知识大厦。

线要精炼。线由点来,点在线中。线是对点的精致的生动的排列组合,赋予点以灵动和色彩。如:“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利益对立则是摩擦和冲突的根源;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等等。只有把点弄精准,才能把线流畅地展开,从而准确地表情达意,有效交流与沟通。

面要精致。面是一个小系统,是对系统内各点、各线的有机整合,是各点与线内在逻辑的自然“结晶”。如政治生活中对我国政府相关点、线的整合,不妨分别从政府的“身份认证”、政府的“职能作用”、政府的“行为规范”、政府的“自我革命”等四大角度进行,形成对政府的一个全方位的系统认识,既适当拓展知识,也有机结合时政,这样也能有效提升学习效率。

体要精彩。怎样构建知识体系,关键是要找到各面之间的核心指向。如经济生活中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对整个经济生活教材的整合与提升,但囿于学生认知水平,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角度构建知识体系有一定的理解难度。在复习中,我以“我国的经济发展”为核心,分别从“贯彻何种理念、实现什么目标、资源如何配置、路径如何选择、所处国际环境、我国应对策略”等六大方面来构建体系,这样做一是逻辑顺畅,二是结构清晰,也与教材前三单元形成宏观与微观的呼应。

总之,处理好点、线、面、体的关系,实质就是要处理好微观、中观、宏观、全局的结构关系,亦即“致广大而尽精微”。

三、处理好“新、旧”的关系——时序优化

新知与旧知,就像新朋友与老朋友一样,结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温故而知新。但,这个关系若处理不好,就会导致知识断层。如在学习第四单元“市场机制”的时候,学生如果忘记了第一单元价格理论的相关知识尤其是价格变动的影响的知识,就难以理解市场机制的功能。

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恰当引导学生立足已有知识,推演新知、观照新知、论证新知。旧知是底色、是底蕴、是起点,漠视旧知必然导致根基不牢、知识的大厦沦为无根之浮萍。

四、处理好“慢、快”的关系——速度优化

《学记》提出“学不躐等”原则,有深刻意义。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拔苗助长。慢与快,看起来冲突对立,其实完全可以统一。慢是快的条件,快是慢的功用。就像龟兔赛跑,乌龟能达到预期目标,圆满完成赛跑任务,不也是功德圆满吗?

所以学习也要多练习“慢”功夫,慢既可以夯实知能、打牢功底,又可以磨砺意志、涵养心性。此正所谓:欲速则不达,功到自然成。

五、处理好“形而下”与“形而上”的关系——境界优化

一定程度上,这也就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由个性上升到共性,又以共性来审察和统领个性。学习过程中如果停留在“形而下”,满足于“形而下”,则仅仅是就事论“事”;若能由下而上,经由“形而下”向“形而上”的朔流而上,则能洞悉事物内在的规则与秩序,达到就事论“道”的高明境界。

当然,要实现由“形而下”的混沌状态到“形而上”的澄明之境,需要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的潜心修炼;需要有“而今漫步从头越”的艰辛历练;需要有“审问慎思明辨”的科学方法。

当然,“条条大路通罗马”,学习的方法千差万别且因人而异,以上拙见,贻笑大方了。

推荐访问:效率 关系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