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民汉混班学生写作能力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摘要:笔者结合多年来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实践的经验,系统地、科学地研究新形势下高职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规律、培养模式;研究和设计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体系、实训建设、课程资源等要素,深入分析民汉混班情况下写作教学的新方法和新思路,明确在民汉混班情况下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研究重点,转变教学观念,加强和专业教学的衔接,以课程构建、教学手段、考核评价体系建设、教师能力提升为核心,增添写作教学内容和实用功能,夯实高职学生特别是少数民族学生的写作基础,提升其写作能力。

关键词:民汉混合班;写作能力;教学改革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根据自治区《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文件精神,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民汉合校工作,鼓励民汉学生混合班级的建设。新疆南疆地区在新疆稳定发展中处于特殊重要的地位。随着国家大力推进新疆南疆的建设,重视南疆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南疆适龄学生走入职业院校,学习一技之长。这也为南疆地区的繁荣稳定、人民的安居乐业做发挥了重要作用。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全国首批28所示范职业院校之一的高校,来自南疆地区的学生占到学生总数的60%,这部分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基础差,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强,学习很被动,而且效率不高。为了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自2008年以来,新疆农职院就在全校所有的专业班级(预科除外)开展了民汉混班教学,经过10年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应用文写作》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应用写作能力,综合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的公共基础课程。本课程把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上,以日常文书、行政公文、事务文书、经济文书、宣传文书、职业文书等文种的文体知识和写作训练为主要教学内容,并通过案例学习和写作实训,培养学生处理职业生涯及日常生活应用文的写作能力,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具备未来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民汉混班情况下,少数民族学生由于语言的转换、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基础较差、应用文写作自身的难度等因素,学习的成绩和学习效果均不理想。如何进行民汉混合班写作能力的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成为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混合班写作能力改革的必要性

(一)汉语言水平参差不齐,普遍专业汉语水平过低

虽然近些年新疆的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有了快速发展,但少数民族与汉民的汉语学习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少数民族学生步入高职后即便通过了一年的汉语预科教育,依然有一部分学生的汉语水平资格考试没有达到要求,课堂上听不懂老师的授课内容,参与度不高,这严重的影响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影响民汉混合班的写作教学质量。

(二)教学方法手段单一,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中职语文教师以教学内容为中心,向学生单方向地灌输语文应用写作知识,忽视学生的主观学习愿望和情绪,致使他们学习兴致低落,尤其是对于一些少数民族的学生,他们只能疲于记笔记,而不能真正地理解教学内容。而這些现象直接影响到了应用文写作的教学效果的获得和中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统一的考核标准无法全面衡量学习效果

学校传统教育注重教学而忽视科学的测量与评价,使得教学考核仅停留在一般经验水平上。采用统一的考试评判标准势必拉大汉族学生与少数民族学生的成绩差异,分数差异影响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随着民汉一体化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民汉混班教学模式的探索和推行,民汉混班少数民族学生培养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正视这些困难并积极解决,对于提升民汉混班专业课程教学水平,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混合班写作能力改革策略

(一)巧设应用文写作话题,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应用文写作的主观能动性

教学过程中运用巧设问题、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学习、汇报等形式,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应用文写作和自主学习能力。例如,中职教师可以以生源地为单位,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分组,民汉,男女搭配开,分别指定民、汉小组长,民汉同桌一对一。每次上课按指定小组、指定同桌坐。

应用文可以选取多种多样的作文话题,例如“大家说一说你的家乡哪里美?有那些特产?”中职教师可以以作业形式提前布置给学生,安排对应的民汉学习小组课下查阅本家乡的资料,激发学生应用文写作的主观能动性。与此同时,中职教师可以随机点名小组,让他们阅读本小组的应用文写作内容,并由其他小组评定并补充,而教师则负责最后的总结工作。因为教师随机邀请学生参与,会使学生更加重视语文应用文的写作,并积极地翻教材、查资料、积极准备本小组讨论的内容,而在这个过程中民族学生除了理解掌握所讲的知识以外,语言表达能力无形中有了进步,进而提升民汉学生的自主学习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开展项目教学,以项目任务的解决为目标,探索提高汉语写作教学质量的途径和方法

以项目任务的解决为目标,用工作任务来引领课程内容,选取典型案例组织教学活动,使工作任务典型化、具体化,并通过所获得的“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例如,在讲授如何开展应用文写作这节内容时,职业院校的教师可以采取任务驱动法,不同小组选取不同的调查对象,比如,中职教师以调查本家乡的经济发展状况为项目教学任务,并对本班的学生分组,让他们通过实践调查与网络应用相结合的方式搜集本村或是本市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相应的写作,并将最终的小组写作成绩做为期末成绩评定项目之一。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小组分工明确,成员之间加强协作,查阅资料,教师从各小组项目方案的可操作性、到完成任务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审核把关、分别指导,从而让学生在调查的过程中,增强语言运用能力的灵活度,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解决问题和总结、概括语言文字的能力。

(三)大力推进课程信息化手段的应用,拓展学生应用文写作的视野和自主学习力

积极利用网络资源,通过网络课程中的视频、图片、微课的拓展学生的写作视野和自主写作能力。比如,为了提升民汉班级的写作能力,职业院校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选取具有启发意义的与写作内容相关的电影或是短视频,并让学生写读后感。而教师也应对学生的读后感进行评价,从而在帮助学生营造良好的品格的同时,拓展学生的写作视野。此外,职业院校的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搭建应用问写作的自主学习平台,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本课程网络资源,通过网上留作业、网上小测试等手段吸引学生学习并逐步实现过程性评价,激发学生语言学习的内在驱动力,提升整体的语文写作教学质量。

(四)科学规范应用文写作评价体系

阶段性测试是及时检查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获取教学反馈最直接的方式,也是评价教学成果的重要标尺。面对少数民族学生总评分数总体偏低的情况,中职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应用文写作评价体系,并将总评成绩中平时考核成绩增加占比,由原来的30%提高至50%,注重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评价,内容包括学生参与活动的各个环节的表现和作业质量,以及平时课程网络平台进行的小测试成绩等。期末,民汉学生采取不同难度层次的应用文寫作内容,以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积极性。这样一方面会激励少数民族学生在平时应用文学习中好好表现,另一方面也会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平时考核成绩的比例,一定程度上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

随着新疆高职院校生源质量的不断下降,民汉混班模式下教学改革与实践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如何提高民汉混班应用文的写作质量,不断深化少数民族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少数民族人才培养质量,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写作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与积极探索。

参考文献:

[1]刘永泉.新疆高校民汉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冲突与调适[J].中国电力教育,2017 (19):28-29.

[2]贺怡,刘展,夏米西努尔·伊力克.应用写作在民汉合班班级教学中的初步探索[J].求知导刊,2018 (14):28-29.

[3]马昌秀,杨锦华.新疆高校混合编班应用作文教学改革探索 [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6 (1):81-84.

[4]邓瑞卿.项目教学法在中等职业应用作文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院学科教育(语文),2017:19,30.

推荐访问:教学改革 写作能力 实践 提高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