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几个疑问出发再读《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是后人给鲁僖公三十年的一段历史所加的题目,文章选自《左传》。根据这一题目,我们可以大概知道这段文字是记载了一个叫烛之武的人劝退秦国军队的故事。结合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我们来重新解读这则记叙散文。

教材选文的第一段以精炼的语言概括了晋国、秦国围攻郑国的原因以及郑国腹背受敌的危急局面。为什么呢?原因有二:一是郑国对晋国无礼。曾经,晋文公重耳流亡在外,曾路过郑国,但郑文公并不礼遇重耳,这一来就得罪了晋国。二是贰于楚。当时的郑国,夹在晋国、楚国两大军事强国之间,处境十分尴尬,公元前632年,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却以楚国的失败而告终,强大的晋国必定会对贰于楚的郑国心怀耿耿,而此时的郑国军事力量弱小,根本无力与晋国抗衡。晋献公时期,晋国曾经遭遇了骊姬之乱,此后不论是晋惠公还是晋怀公,晋国的国政混乱,国力都不够强盛。这就使得晋国在那段时间里主要活动区域和控制范围在黄河以北地区,黄河以南的大块地区,晋国都无力去控制。

疑问一:晋国攻打郑国,可谓“师出有名”,那么,秦国呢?为什么与晋国一起围郑?

历史上素来有“秦晋之好”这么一说,两国之间关系密切,曾经联姻,因此,在政治上,秦、晋原则上是坚固的盟友关系,对于秦国来说,攻打郑国可以将自己的力量伸入中原;于晋国而言,刚刚经历了城濮之战,这时多一个盟友可使自身兵力得到休整,同时增加了胜算。此时郑国的局面,“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从地理位置上看,郑国已是被包围之势,国家命运危在旦夕。

因此,这一段中,寥寥数语却将故事发展掀起了一层波澜,突出了晋国所处的危险境地。

教材选文的第二段,主要写了佚之狐向郑伯推荐让烛之武去见秦君,说服秦撤军;还写了郑伯“急而求子”时与烛之武的对话。烛之武,何许人也?《东周列国志》中有记载,“考城人也,姓烛名武,年过七十,事郑国为圉正,三世不迁官。”圉正是养马的官员,“三世不迁官”说明他的官职不大,可见此时被委以重任的烛之武之前并没有得到重用。

疑问二:佚之狐为何会在国难当头的时候推荐年迈的小官烛之武来担此重任?

从佚之狐向郑伯推荐的话语中可看出,佚之狐是十分了解烛之武的才能的(“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根据《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卷十七的注解,佚之狐是郑国大夫,大夫是兼有举贤职责的,那之前,为何没有向郑伯推荐烛之武而在此时为之?

有学者将此原因归结为“消灭对手”说。根据当时政治环境分析,笔者认为“消灭对手”说不成立。如上所述,烛之武是一个养马官,并且“三世不迁官”,沒有政治背景,没有显赫的官职,根本不会对佚之狐造成威胁。结合当时郑国的国势和君主对待重耳的无礼行为,可以看出郑国国君的短视,以及对人才并不重视,因此,佚之狐才没有推荐烛之武。而国家到了危难关头,深知烛之武才能的佚之狐为了解国家燃眉之急,才向不知所措的郑伯推荐了烛之武。

疑问三:烛之武为什么“许之”?

根据文本可看出,面对郑伯的请求,烛之武先是一通自谦与抱怨,“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大半辈子的不受重用加上知识分子对尊严的重视,这一通牢骚实在正常。烛之武也肯定知道任务的艰巨性与危险性,但是结果还是“许之”。我想这与“士”这个特殊阶层的精神追求有关,士的性格中有着对道义的承担和对文化的关怀,以国家命运为己任。因此,才华横溢的烛之武选择挺身受命。另外,“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郑伯的道歉也给了烛之武无法拒绝的理由。

教材选文的第三段,也是烛之武退秦师的重要部分,全文共294字,这一段中烛之武劝秦伯的文字就占了125个,烛之武有理有据、站在秦伯的立场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后说服了秦伯撤兵,两者结盟。

烛之武的劝辞共有三层:

第一层,放低姿态,澄清利弊。首先,在“郑既知亡矣”的前提下还敢来见秦伯,说明确实有对秦伯有益的理由,因此,在心理上,秦伯会认为对方的建议或许真对秦国有利,听听无妨;接着,从地理位置出发,分析隔着晋国以郑国作为疆界的不现实性,无异于空忙活一场给邻国增强了实力,相对而言削弱了自身实力;光澄清弊端还不足以打动秦伯,烛之武又抛出了有益的作用,即“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这样一来,利弊自明。

第二层,摆出史实,挑拨关系。在澄清利弊的基础上再出一招,离间二者关系,“朝济而夕设版焉”说明了晋国的背信弃义,引起秦伯对晋国的排斥,可谓进一步动摇了盟军力量。

第三层,对未来的预设,引起秦伯的警惕。看如今晋国的发展之势,向东攻打郑国,如若进一步扩张,则必将目标置于秦国,因此,秦国相当于身在虎狼之侧,不得不引发秦伯的担忧。

疑问四:为什么秦伯会听信烛之武,而背叛盟军?

除了烛之武的能言善辩以及聪明才智外,更深层的原因其实是一个“利”字。吕祖谦在《东莱左传博议》中指出:“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他日利有大于烛之武者,吾知秦穆必翻然从之矣!”作为一国之君,必须以国家利益为重。冷静而果断的秦伯甚至“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这一举动看似多余,实则也是对郑国留了一手,从自身利益出发,守护了秦国安全,这一作用在“崤之战”中得以印证。

教材选文的结尾,以“子犯请击之”来突出晋文公的体面善后。晋文公最后一个出场,这位有过十九年流亡异国他乡经历的人物,在已过了古稀之年后终于坐上了晋国的第一把交椅,并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实现了其他国君都梦寐以求的目标——成为中原霸主,足见其治国之才能、理政之经验。眼看就要到手的肥肉、煮熟的鸭子突然之间由于秦国的背叛而丢掉了,但他却咽下了这种愤怒,平静地对手下人说:“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此时的晋文公不但已经清楚地知道秦、郑之间发生了什么,而且对秦、郑之间发生的事情立刻作出了冷静的判断,秦国这个新的敌人才是他忧虑的,他很清楚他现在的位置和形势,为了避免腹背受敌,他只好假托仁义的名义撤军而去。

像《左传》这一类文言文选文不仅是学习古汉语的语言材料,同时还是传统文化的精华。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左传》是叙事散文的经典之作,在这对于它的叙事成就就不展开赘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读写结合”,学习经典的叙事写作技巧;从课文类型看,根据王荣生老师对教材选文的分类,《烛之武退秦师》属于“定篇”,学生应重点学习其中的丰富内涵,而不仅仅将视野局限在烛之武个人形象分析上,应当通过历史资料的补充以及对经典注疏作品的阅读,了解其丰富原貌。

吴思,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

推荐访问:几个 再读 出发 疑问 武退秦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