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效果的探讨

摘 要:该文针对目前环境影响评价课程中的实践教学不足、无法满足环评市场要求的现状,提出开展团队合作教学、特色案例教学及仿真模拟教学等切实可行的建议,可为提高环境类专业毕业生从事环评工作的实际应用能力提供思路。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22-0131-02

Abstract:How to enhanc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in the course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EIA) is discussed in this study. The advices comprise team teaching,featured case teaching and simulation teaching,which can offer ideas for improving the ability of EIA for graduates from the specialty of environment.

Key words:Envior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Course teaching;Case teaching

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主干课程[1],随着我国环评行业的不断规范以及环评准入制度的深入推行[2],社会对环境影响评价人才的需求为环境类毕业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的就业市场,同时也对其培养规格提出了更高要求。偏重理论的《环境影响评价》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环评工作的要求。因此,有必要针对环境影响评价教学中的不足进行教学改革,提升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教学效果。

1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特点及现状

环境影响评价是一个综合性的课程,涉及法律法规、环境管理、环境规划、产业政策、工艺流程、环境系统分析、环境调查和监测技术、环境经济学、清洁生产、污染控制技术、公众参与、环境安全等多方面的知识环境,不仅有法律法规及导则规定的程序要求,而且有基本的理论概念和模型计算,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如何使学生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和掌握这一庞杂的知识体系,并能有效地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对从事环评教学的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纵观各本科院校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教学现状,除了教材内容不能与时俱进、存在严重的滞后[3-4]外,目前最为突出的问题还是实践教学的严重不足[5-7],教学方式以教为主、以学为辅,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是理论的巨人、实践的矮子,不能满足市场对环评技术人员的要求。

2 环境影响评价教学的改进思路

环境影响评价是安庆师范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环境工程与环境科学专业大三上学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结合该课程目前的教学现状,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教学效果:

2.1 开展团队合作教学 环境影响评价涉及水环境、大气环境、聲环境、生态环境等多个专题,而担任环评教学的教师通常只在某一方向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在讲解其擅长的专题时能更多地将实践经验融入到课堂理论的讲授中,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相对地,在讲解其他专题时,在教学的广度和深度上则会略显单薄。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从建立一个较为合理的环评教学团队着手,该团队由从事环评教学的教师组成,每名教师可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对各专题进行穿插讲解,以使学生最大程度地掌握各专题的评价要求、评价重点及评价方法的应用。此外,可不定期地聘请具有多年环评经验的专家以讲座、报告的形式介绍实际环评工作的方式方法和行业经验,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2.2 开展特色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提升环境影响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然而,需要开展环评的建设项目种类众多,由于受到教学大纲、课时等客观条件的限制,每种建设项目都开展案例教学往往难以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在环境影响评价案例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校自身的优势和特点,进行创新性教学和特色教学,培养环境影响评价领域内的专业特色人才。例如,交通类院校可侧重交通运输类建设项目的案例教学,地质矿业类院校可侧重采掘类建设项目的案例教学,水利类院校可侧重水利水电类建设项目的案例教学。安庆师范大学所在的安庆市具有以石油化工产业为依托的产业结构,同时也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港口城市,因此可以石油化工类项目、港口码头类项目为环评案例教学的特色和重点。以某石油化工类项目为例,可将与该项目有关的所有基础数据打包给学生,然后将学生分组,每组4~5人,通过商议或随机抽取的方式明确每组的环评专题,小组内自行分工,各自承担专题的某项工作内容。预留两周的时间,供学生完成该项目环评,然后用7d的时间,以小组分组汇报、教师或专家参与讨论的形式,对各小组的完成情况进行分析、评判。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们不再局限于记忆各种环境影响评价的公式和法律法规,而使他们对实际的环评有更为直观的理解和体会

2.3 开展仿真模拟教学 在建设项目对各环境要素影响的预测评价过程中,数学模型法由于其经济、灵活、快捷的特点越来越显示出其优势及重要性,如在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水环境影响评价中都需要利用适用于各种不同条件的数学模型模拟污染物进入环境后的时空分布情况。采用数学模型法不需要太多的试验设备和试验空间,其主要工具是计算机。在信息技术空前发达的今天,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和存储量已不再是数学模拟的障碍,各种类型的通用计算机为数学模型法提供了保障。通过适当安排学生上机操作,学习GIS等现代科技手段及大气环境、水环境常用模型软件系统的应用,有助于加强对数学模型法的理解及利用数学模型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结语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建设思路应顺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走及时更新和创新的路子,使环评课程教学充分体现其对应于环评技术服务的优势和特点。在当下普遍重视实际操作和应用的就业形势下,通过多渠道教学措施的改进,提高毕业生应用所学知识从事环评工作的能力,才能更好地满足市场对环评技术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本科环境工程专业规范[EB/OL].[2005-11-18].http:///yanjiu_696/2006032

3/t20060323_149930.s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EB/OL].(2004-02-16)http:///gkml/xxgk/201407/t20140717_136364.htm.

[3]张春晖,何绪文,于彩虹,等.环境影响评价教学的现状与改进思路[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36(11):18-20.

[4]匡颖,张焕祯.新形势下本科《环境影响评价》教学改革探讨[J].环境工程,2014,32(增刊):1093-1095.

[5]章丽萍,何绪文,张春晖,等.案例法在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中的改革探讨[J].大学教育,2013:66-67.

[6]梁媛,陈亢利,王学华,等.本科院校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与实践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3):179-182.

[7]孙境蔚,张云峰.《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9(5):265-266.

(责编:张宏民)

推荐访问:教学效果 探讨 提升 评价 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