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理科师资培养新方向

摘 要: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改革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并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然而目前,综合理科师资的缺乏,成为了综合理科课程实施过程中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本文从根本出发,认为师范生应提高自身素质与能力,高等师范院校应设立宽口径的师范生培养模式,社会应提高对综合理科的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综合理科;师资培养;终身学习;科学素养

中国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1)04-019-02

在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进程中,提出初中阶段设立综合理科课程与分科课程相结合,并倡导选择综合课程。然而,初中综合理科仍未能在全国大范围推广,深究其原因包括:综合理科师资的缺乏;教学资源有待改善;社会舆论的质疑。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师资的缺乏。本文即着重探究综合理科师资问题,从提高理科师范生个人素养入手,培养复合型人才模式的师范生。

一、综合理科课程面临的问题和阻力

(一)师资问题

1.教师综合理科知识的缺乏

综合理科的知识体系淡化传统学科的分解,强化自然科学作为一个整体的内在联系。教师自身知识的深度不应仅局限于初中教材中的内容,还需掌握初高中知识体系的衔接,基础教育内容在高等教育的深入。而在初中科学教师中,物理、化学老师占很大比例,地理专业的教师最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天文望远镜的使用、星座的辨认知识等对于大部分初中老师是十分陌生的。科学教师对于非专业部分的实验不熟悉,操作规范化程度不高。教师对于课堂中的扩展性问题不能完善回答,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教育过程中的自信心。

2.教师对综合理科教学方法的认识与实践不多

综合理科课程的课程理论与教学方法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可用的理论依据较少。同时,综合理科教师是往往按照别人教他们的方式来教自己的学生。这种无意模仿是很难找到范本的,科学教师的教学工作往往需要大量的个人摸索和集体探讨。我国综合理科实验区的进一步缩小,综合理科教师缺乏对综合课程的感性认识,使得课程改革的进行犹如空中楼阁。综合理科的教学方法需要教师取各门分科课程之长,运用发现法教学,这对于科学教师而言难度颇大。如果说课程改革的关键是课程实施,那么课程实施的关键则是任课教师。

3.教师尚未形成正确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

在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的同时,首先教师的科学思维与科学方法反而应成为前提。大多数师生目前还处在迷信权威、对证据的尊重不足的现象,缺乏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在观念上对新课程所倡导的合作精神认识不足。对“科学世界观”、“科学探究”、“科学事业三个维度的理解和认识不平衡”。科学教师应具备一种做科学的态度和精神,并将这种探究精神运用于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自然科学和自然界的内在统一性,教师不应该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教书匠,还应是教学的研究者和开发者。

(二)教学资源缺乏

目前,就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材而言,已由简单的拼盘式的理科教材,转向逐渐成熟的综合型教材。但是这种综合类型的教材在我国仍然是少数。其次,由于综合理科课程降低了知识的学术性,而要求与实际生活和社会生活相联系,这势必要求学校具备一定的科学教育条件。如此,条件较差的农村中学就面临课程资源跟不上,科学教师用嘴去讲实验,用试卷去搞探究,其效果可想而知,这样的综合科学课程无论是科学知识的传授,还是科学能力的培养,等方面都不会比分科科学课程好。

(三)社会观念对综合理科的质疑

受传统分科教学思想的影响,人们普遍担心综合理科会削弱科学的基础知识。这些反对意见,既来自一线任课教师,也来自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就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类)的了解来看,大部分师范生自身并没有接受过综合理科课程的教育,对综合课程的认识不明确,对初中阶段是否要开展综合课程持怀疑态度。教育并不是独立于社会的机构,学校并不是与世隔绝的象牙塔,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会受到社会认识、社会舆论的影响。要提高对综合课程重要价值的认识,关键是教育观念的转变。

二、综合理科师资培养对策

(一)师范生应提高自身素质与能力

1.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

就中小学教师来说,在教学活动中更应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教育思想,知识体系以及教学方法,以适应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课程改革的持续进行。对于综合理科教育的开展而言,绝大部分接受分科教育背景下的一线教师和在校师范生的迷茫和困惑是可以理解的,而如何克服即是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和能力。对一线教师来说,一方面,应广泛利用网络资源,积极探索利用现代教学媒体进行远程教学和网上教学;另一方面,对综合课教师进行系统的在职培训。[7]对在校理科师范生是未来的综合课程的直接实施者。首先应对除本专业以外的理科课程有一个框架性的认识。其次,本专业以外的理科知识体系也能通过听讲座、报告、自学等多种形式进行自主学习。并将这种自学形式能不间断进行,直至将这种终身学习的思想、良好的学习习惯一直持续下去。不仅能建构广泛的科学知识基础,同时能训练自身从多角度思考,有助于不同知识体系间的迁移。无论对于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还是扩大很广泛的就业范围都不无裨益的。

2.提高科学观与科学素养

对于我国理科教师而言,科学素养的要求是从事科学教育的基础。由此,作为科学教师,有必要学习以科学史、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为代表的元科学课程,从而加深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探索将科学本质融入科学教学的技巧和策略。[3]在科学素养中,科学精神又占有核心地位,教师应努力成为课程研究的开发者和实践者,同时教师所具备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引导学生勇于探索,积极创新。综合理科的主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首先要求教师具备创新素质。就在校师范生而言,应抓住在校期间一系列有利条件参与科研实验和调查研究活动。实验的过程并不是使自己成为一个科研工作者,而是树立一种勇于探究的科学思想,从而具有将这种科学精神运用于课程改革与教学活动中。

3.加强综合理科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实践

发现法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像科学家研究问题一样,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学习,发现事物变化的因果关系及其内在联系,形成概念,获得原理。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既能够体验到发现知识的兴奋感和完成任务的自信心。并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教师在综合理科的教学中首先应自身具备发现学习的能力,这种发现学习能力的培养可以从教师培训的小组合作开始。通过不同专业教师之间共同备课、相互听课、说课、评课、交流心得体会,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养成反思式教学的习惯。[2]尤其对于非专业部分的知识如能做到发现式学习,则无论是对自身的长期发展,还是能合理运用发现式教学模式于教学活动都是较为合适的途径。

4.建立扎实的理科基础知识体系

综合理科最基本的特点既是理科基础知识的广泛性和基础性,对于综合理科教师而言,应建立整合的自然科学知识结构,体现自然科学和自然界的内在统一性。淡化传统学科的分界,强化自然科学作为一个整体的内在联系。[1]

对高等院校培养综合理科师范生而言,在校师范生应增强自我适应能力,对非专业部分能掌握其基础框架部分,并关注学科之间的交叉性部分,关注科学技术发展方向。对于在职综合理科教师而言,组织对在职教师进行培训,追加若干课程的学习,弥补分科教师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上的缺陷。[6]在校理科师范生能培养自我学习的能力,确立终身学习的能力和目标,关注学科交叉性,建立知识的广泛性是个人对综合理科教育发展的最好适应。

(二)高等师范院校设立宽口径的师范生培养模式

无论社会发展趋势,是仅仅局限于综合理科的师资培养上,社会越来越需要具有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既多功能人才,其具有复合知识、复合思维、复合能力。综合理科的发展即体现了教育改革的发展会日趋随着经济社会的变革,教育目标对于人才培养向着学科交叉,知识融合的方向发展前进。

高等师范院校对师范生的培养上应适应时代的变化,设立宽口径,厚基础的师范生培养模式。在大学一二年级进行统一的基础性学科的培养,人文知识与理学知识相互渗透融合,相关性学科之间的联系更密切,淡化学科界限。使在校师范生对各学科基础部分有广泛性的,综合性的认知结构体系。在高年级按学生兴趣和知识能力对专业进行再次分配,在既突出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建立深厚的基础知识背景。

(三)提高社会对综合理科的认识

理科教师和广大师范院校学生自身应首先对综合理科能有准确的认识,明确综合理科的优越性以及综合理科是未来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其次,对综合理科实验区在教学中取得的成效和作用等进行广泛的宣传,让教师、学生、家长和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支持综合理科这个新事物,配合相应政策和措施的落实,是综合理科得以顺利开展。[7]应纠正传统分科教育体制下,人们对教育的学术性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有效实行素质教育。

综上所述,本文希望通过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对策,以适应综合理科的发展。希望能在本质上提高理科师范生综合素质,并希望我国的综合理科课程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发展和进一步提升,并展现其巨大优势。

[参考文献]

[1]胡继飞.论综合理科师资培训[J].课程•教材•教法,1999(11).

[2]潘苏东.影响综合科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2005(05).

[3]李维、刘炳生.初中科学课程实验区师生科学素养的调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10).

[4]谢利民、郭长江.综合理科课程发展的历史、现状与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01(1).

[5]李志涛.北京市综合理科课程的编制与实施[J].教育科学研究,2001(8).

[6]李建平.中小学综合课程如何开设[J].教育发展研究,2003(1).

[7]陈承声.综合理科教学情况调查与师资培训问题初探[J].课程研究与实践,1999(8).

推荐访问:理科 师资 方向 培养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