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年来统一战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摘 要] 中国共产党不仅丰富和发展了统一战线理论,还成功地运用统一战线策略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都非常重视统一战线工作。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的历史过程,统战工作成为中国共产党工作的重要部分。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下,中国共产党顺应形势,认识到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2015年,中央政治局通过了统一战线在党内的法规文件,使党的统战工作有法可依,并在国内外团结了更多朋友。

[关键词] 统一战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建设;党外人士

[中图分类号] D61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616(2019)06-0001-09

何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中国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自主道路。统一战线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提出,至今已经快180年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统一战线政策始终起着重要作用,推动了中国的革命和建设。

一、统一战线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重要内容

统一战线可以从两方面定义:从广义的方面来说,是指不同的社会政治力量在某种条件下,为了共同目标而建立的政治联盟或联合;从狭义的方面来说,是指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战略策略,即无产阶级自身团结和同盟军问题。在中国革命、中国建设和改革开放等各个历史时期,统一战线都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法宝之一。统一战线的概念最早是由恩格斯提出的,早在《共产党宣言》发表之前,1840年,他在德国不来梅经商时,曾署名弗·奥在《知识界晨报》第249号上发表文章《唯物论与虔诚主义》,其中写道:“在同宗教的黑暗势力进行斗争的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应该结成统一战线。”[1] 这篇文章以《不来梅通讯》为篇名收录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1卷中。晚年的恩格斯在致德国社会民主党领导人倍倍尔的信中(1892年3月8日),又一次提到了“统一战线”。他指出,无产阶级政党在领导工人运动中,要善于运用革命策略,“如果射击开始过早,就是说,在那些老党还没有真正互相闹得不可开交以前就开始,那就会使他们彼此和解,并结成统一战线来反对我们”[2]。这段话表明恩格斯清楚地认识到“统一战线”的双面刃效果,并运用统一战线策略开展反对宗教封建势力的斗争。

列宁扩展了统一战线概念的内涵,他结合时代变化和俄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经验,把统一战线概念的内涵从无产阶级同盟军扩大到无产阶级可以同非无产阶级政党联盟,并且在苏维埃政权中实行多党合作。马克思、恩格斯生前指导各国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革命运动,但是在他们的有生之年并没有看到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执掌国家政权的现实。列宁灵活运用统一战线思想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经过暴力斗争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1905年11月,列宁在《我们的任务和工人代表苏维埃》中谈道:“我们不怕成员广泛和成分复杂,而是希望这样,因为没有无产阶级和农民的联合,没有社会民主党人和革命民主派的战斗的合作,就不可能取得伟大的俄国革命的彻底胜利。”[3]十月革命后,列宁曾设想在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中实行多党合作的统一战线政策,但社会革命党、孟什维克等党派要建立所谓的联合政府,并没有和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合作,所以列宁设想的多党合作并未实现。

此外,列宁还把统一战线的内涵扩大到利用和团结反革命阵营中一切可以利用和团结的力量中。他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中强调:“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就必须尽最大的努力,同时必须极仔细、极谨慎、极巧妙地一方面利用敌人之间的一切‘裂痕’,哪怕是最小的‘裂痕’,利用各国资产阶级之间以及各个国家内资产阶级各个集团或各种类别之间利益上的一切对立。另一方面要利用一切机会,哪怕是极小的机会,来获得大量的同盟者,尽管这些同盟者可能是暂时的、动摇的、不稳定的、不可靠的、有条件的。”[4]这段论述清楚地表达了列宁把统一战线思想的内涵从团结无产阶级的次要敌人——资产阶级民主政党,扩大到团结无产阶级的主要敌人——反革命阵营中那些可以为我所用的力量。

二、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统一战线的实践(1921—1949)

中国共产党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它不仅把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作为重要的战略政策用于指导党的革命实践,还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灵活运用了统一战线策略,成功地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并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中国革命的实践和经验,值得全党、全国人民认真总结和珍惜,也值得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乃至全世界各种不同政见的党派和社会组织借鉴。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遵循了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的思想,实现了列宁主义多党合作的策略并最大范围地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成功地把统一战线打造成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三大法宝之一,领导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毛泽东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发表于1925年,当时处于第一次国内大革命战争时期,也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合作时期(1924—1927)。他在这篇文章的开头就明确提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5]接着,他以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辨明了中国革命的敌人和朋友。他指出:“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是我们的敌人。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但我们要时常提防他们,不要让他们扰乱了我们的阵线。”[5]1-3这段话阐明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权和性质、前途等一系列重要问题,正确解决了革命中最主要的同盟军问题。毛泽东的论述既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分析了当时中国社会历史环境下的各个阶层对待革命的态度,也点明了中国共产党应该依靠团结的同盟军。其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四次代表大会也首次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的问题。中共四大以后,党领导的一系列运动,如国民会议运动、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等都取得了胜利,把革命推向高潮。这个时期的统一战线,是由广大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统一战线。这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思想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最初运用。

推荐访问: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 战线 新中国成立 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