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高血压综合管理的效果评价

摘要:目的:探究社区高血压综合管理的效果评价。方法:对172例高血压患者行社区综合防治,观察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的血压控制效果显著,且高血压知识知晓率、服药率和血压控制率明显高于干预前。结论:对高血压患者给予社区高血压综合管理,有利于帮助患者正确认识高血压及其危害,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提高药物依从性,以此降低因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高血压 社区综合管理 效果观察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452-02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慢性疾病之一,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与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1]。随着社区防治理念的不断深入,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社区高血压疾病管理,为此本文将选择2011年2月~2012年2月期间收治的172例高血压患者给予社区综合防治,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2011年2月~2012年2月期间社区医院收治的172例高血压患者,其中男89例,女83例,年龄35~86岁,平均年龄49.3±2.3岁,所有患者均符合1978年WHO关于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排除其他并发症、认知障碍、精神疾病及严重脏器功能障碍疾病。

1.2 管理干预防治方法。

1.2.1 建立患者档案。详细记录患者的生活习惯、用药过敏史、家庭病史、病情进展、用药情况,每月体检记录等相关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档案,并给予针对性指导干预管理。

1.2.2 定期随访。指导患者每周定期到院随访,观察病情变化情况,测量血压,若SBP>140mmHg,DBP>90mmHg,则判断为高血压;同时询问患者日常习惯改善情况,包括饮食、起居作息、运动及用药情况。

1.2.3 健康教育。对患者讲解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治疗、预后及并发症等相关知识,使患者了解高血压是一种不能根治的疾病,但不是控制不了的绝症。只要合理控制饮食、积极给药、加强运动,则能有效延缓并发症的发生,病情便可以控制。

1.2.4 心理干预。由于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调控饮食、服药、体育活动等,常给患者心理带来深重的压力,易产生焦虑、恐惧、抑郁等心理疾病,为此应加强与患者沟通,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指导,使患者正视自身疾病,减轻心理负担,树立治疗信心。

1.2.5 生活及运动干预。为患者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活作息表,并戒烟戒酒,预防便秘;同时,鼓励患者参加社会文艺活动,加强体育锻炼,如广播体操、太极拳等舒缓的运动,运动强度、时间、频度以不出现不适应感为佳。

1.2.6 饮食干预。严格控制饮食,根据医嘱科学设计饮食,做好健康教育指导,其目的是为合理控制体重,降低血压,减少脂肪摄入,限盐日摄入量。多食水果、蔬菜、豆类食物,增加粗纤维摄入。

1.2.7 药物干预。加强患者药物依从性,指导患者遵医服药是有效控制血压重要方法之一,注意用药原则,端正用药意识,坚持服药,每日家庭测量血压,给予个性化用药指导,不得擅自停药、减药,并记录每日服药时间、剂量、药品名,避免漏服或多服。

1.3 观察指标。社区综合防治干预6个月后,对比干预前后血压变化,及高血压知识知晓率、服药率和血压控制率。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和t检验,P<0.05为差异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血压变化(详见表1)。管理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为128.3±4.2/85.6±4.6mmHg,明显低于管理前的148.5±5.8/102.3±5.9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管理干预前后血压变化(X±S,mmHg)

SBPDBP干预前(n=172)148.5±5.8102.3±5.9干预后(n=172)128.3±4.2※85.6±4.6※ 注:与干预前相比,※P<0.05。

2.2 干预前后其他指标对比(详见表2)。管理后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服药率、血压控制率分别为100%、86.6%、80.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6%、55.2%、52.9%,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2)。

表2 管理干预前后其他指标对比(n/%)

知识知晓率服药率率血压控制率干预前(n=172)118(68.6)95(55.2)91(52.9)干预后(n=172)172(100)149(86.6)138(80.2) 注:与干预前相比,※P<0.05。

3 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血压发病率逐年递增,俨然已经成为我国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该症不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还会诱发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2,3]。尽管现在的高血压药物种类繁多,且不断更新,但血压控制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是由于患者对药物治疗不重视,同时,高血压与患者不良生活习惯和方式也有较为密切的关系,为此通过开展社区高血压综合管理,加强社区高血压防治工作,对保护患者身体健康,提高生活治疗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4,5]

高血压发病的原因很多,为此在常规用药时,也应针对不良生活方式给予纠正,依托社区卫生医院,开展社区综合防治,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规范管理,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规范服药,纠正不良生活习惯,以此达到控制高血压的目的,进而有效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改善生活质量[6,7]

本文研究中对172例高血压患者采取社区高血压综合管理,包括建立患者档案、定期随访、健康教育、心理干预、生活及运动干预、饮食干预、药物干预。通过患者档案,掌握社区每位患者不同的生活习惯等资料,探究引起患者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8];通过疾病健康宣教和心理指导干预使患者正视自身疾病,认识到高血压的危害,以及通过有效控制即可减少危情的发生,消除患者对高血压产生的不良心理情绪,安抚对疾病的紧张、恐惧心理,平稳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9];同时,为患者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活作息表,科学设计饮食,纠正不良的生活及饮食习惯,改善生活质量,并积极鼓励患者参加体育活动,增强机体免疫力和耐受力[10];在给药指导中,加强患者药物依从性,并且叮嘱患者每周定期到院随访,测量血压,观察病情变化情况,及日常习惯改善情况。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对172例高血压患者采取社区高血压综合管理干预后的血压为128.3±4.2/85.6±4.6mmHg,明显低于管理前的148.5±5.8/102.3±5.9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管理干预后的高血压知识知晓率、服药率率和血压控制率明显高于干预前。结果提示,高血压患者给予社区综合防治效果显著,增强患者治疗信心,提高患者血压稳定性及用药依从性。

综上所述,对高血压患者给予社区高血压综合管理,有利于帮助患者正确认识高血压及其危害,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提高药物依从性,以此降低因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杨艺,安芳梅,王立忠,等.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高血压自我管理效果评价[J].宁夏医学杂志,012,07(02):205

[2]孙慧.高血压患者社区综合防治的实践与体会[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1,11(14):188

[3]曾建军.社区门诊老年高血压诊治进展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03(10):215

[4]张娇花,陈少群,黄苏平,等.出院后随访对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1,12(28):102

[5]徐庭山.浅谈老年高血压的特点及诊治原则[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09,17(01):263

[6]赵英艺,姜喜,何文真,等.高血压社区管理现状及策略[J].内科,2012,10(05):234

[7]龚卫红,陆燕云,陆纪德.社区综合管理对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分析[J].内科,2010,05(03):125

[8]张红颖.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J].中国当代医药,2011,02(25):320

[9]谭新姣.高血压社区管理疗效评价[J].吉林医学,2010,07(21):154

[10]赵鹏飞.高血压的社区综合管理效果分析[J].浙江医学教育,2012,11(01):289

推荐访问:高血压 效果 评价 综合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