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视域下的大学生就业质量提升路径研究

【基金项目】1.项目名称:基于供给侧改革视域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研究,项目来源: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项目编号:SGH17H120;2.项目名称:供给侧改革视域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研究,项目来源: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科研项目,项目编号:XGNH2017-s6;3.项目名称:基于供给侧改革视域下的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项目来源:陕西中医药大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17SZ05。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7-0227-01

一、供给侧改革提出的历史背景

供给侧改革一词是在2015年11月10日上午,由国家主席、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主持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研究经济结构性改革和城市工作上首次提出的,该说法一经提出,便引起各行业的广泛关注,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又指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二、高校就业供给侧改革的目标

面临日益严重的就业形势,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调整高校就业指导模式,就是要达到以下目标:(1)高校主动顺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输出人力资源为目标,积极发挥学校特色优势,更好的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调节人才培养、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2)充分发挥就业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矫正以往依赖行政配置教育资源所带来的人力要素畸变;(3)就是要解决地方普通高校教学环节与就业脱节的问题,以及实习实践与就业脱节的问题;(4)就是要加大力度建立健全阶段性就业指导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纵横交错的立体复合型就业指导模式。

三、供给侧视域下提升医学生就业质量的路径分析

(一)打破“结构性缺失”现状,提高特色优势专业人才的供给产能

据不完全统计,部分高校的专业人才供给产能不足,专业设置与国家宏观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并不完全匹配,出现“结构性缺失”。以中医药院校为例,在弘扬全民大健康,加快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理念的指导下,在专业设置方面,应该加大中医药方向人才例如: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康复治疗学、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中药制药、中药资源与开发等专业的建设力度。

(二)矫正过分强调行政配置人力资源的局面,充分发挥市场的杠杆调节作用

笔者调研中发现,目前在人才配置方面并没有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行政配置和实际岗位人才的需求匹配度不高。以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为例,实际的岗需往往和上级行政下放招聘计划对接有出入,专业性强的紧缺岗位招聘迟迟得不到满足,甚至出现“用工荒”局面,而非技能性岗位人才又相对过剩,这样就会造成人才相对浪费,达不到人尽其才的效果。

(三)坚持三全育人理念,打造全方位、多渠道立体化就业指导模式

1.从横向分类指导来看

(1)以就业指导课程为阵地,完善课程体系。目前部分高校没有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专门就《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课程设置内容进行规范,要从严管理或者说通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明确就业指导课程的课时,规范课程内容,严格考核评价方式,强化师资,配备专业化、经验丰富化的就业指导师。

(2)以开展分类教育指导为核心,细化指导内容,从就业思想引导、就业心理辅导、就业政策宣讲、就业信息的传达、就业技巧的讲解等方面开展深入细致的教育,不要仅仅流于形式,重在强化内涵建设。

(3)以强化实践实训操作能力为重点,增加见习、实习实践的课时量,开展模拟实训体验项目,提升实践能力。

(4)以双创教育为抓手,注重培養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应当更加注重个性化教育,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2.从纵向分类指导来看

按照年级特点设置阶段性目标,不同阶段的指导内容侧重点有所不同。

大学一年级夯实基础、职业方向萌发期;大学二年级初涉专业,职业方向培养期;大学三年级、四年级强化实践操作,职业方向巩固期。在大力加强专业技能实训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同时达到娴熟并全面掌握,甚至已经可以上岗实践;毕业年级全面提升,职业方向形成期。这一阶段是能力全面提升的冲刺阶段,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能内涵建设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要外化形象,充实面试技能、简历制作、交流沟通等方面加强学习

推荐访问:视域 供给 路径 大学生就业 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