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团体动力学的考研服务常态化模式研究

【摘要】以团体动力学为理论背景,以宁波工程学院交通专业考研服务工作为例,本研究从启蒙考研意识,初创考研团体;初定考研目标,适时适度调整;注重竞合适宜,促进良性循环;克服考研弊端,保证考研效能四个方面探讨考研服务工作常态化模式的构建。考研服务工作常态化对于提升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改善学风都具有促进作用,可为培养高水平应用技术人才提供服务支撑。

【关键词】团体动力学 考研服务 常态化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2-0236-01

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倡导积极鼓励和组织学生参加考研是促进学风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将来提升大学生个人专业竞争力和提高就业质量的有效手段。六年来,宁波工程学院交通工程专业充分利用“科教融合”教学改革的良好契机,针对学生的个人特点和学业特点,注重分类培养,特别是应用“团体动力学”的理论,在服务学生考研方面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该专业的考研率和升研率连年攀升,2017届毕业生更是达到了5%的升研率,成功探索出一条考研服务常态化的成功之路。

一、团体动力学理论

20世纪30年代,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勒温提出的“团体动力学”理论,又称“勒温场论”。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发现,大部分学者主要从三个方面来研究和解释团体动力学:(1)个体的思想和行为很大程度上被团体控制;(2)个体都倾向于像团体中的成员那样来开展行动;(3)一定程度上求同压力可以使个体在行动上与团体成员保持一致。内在压力和外在压力是求同压力的主要来源。整体动力观是勒温场论的核心,也是团体动力学家恪守的心理观。

从整体动力观出发,勒温把团体作为一种心理学的整体与动力相统一,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有机整体,强调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并在这种整体水平上探求团体行为或人的社会行为的潜在动力,包含着对人的心理和行为动力的过程性、发展性和系统性的解释,某部分变化必然引起其他部分的变化。勒温认为虽然团体的行动要由构成团体的成员来执行,但是团体作为一个整体可以影响和支配个体的思想和行为。

二、考研服务常态化

本文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将考研服务常态化,将其看成是既成状态的角度,常态化模式是作为考研服务最佳状态或要实现的最终目标。团体动力学考研服务常态化是指结合团体动力学的理论体系,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将团体动力学融入大学生考研学习全过程,最终使考研服务成为一种常态化的状態。考研服务常态化对于提升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改善学风都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可为培养高水平应用技术人才提供有力的服务支撑。

三、以“团体动力学”为理论背景的考研服务常态化模式构建

启蒙考研意识,初创考研团体。团体心理学认为,团体成员具有求同倾向,个体为了避免与他人行为出现差异导致的心理压力,会采取与大部分人一致的行为。这构成了团体要求的“团体成员相互依存的那种内在关系”。当学生的同辈群体因为某些原因选择考研的时候,部分学生为了避免观点和行为上的冲突也会选择考研。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学生理清考研动机,帮助其认清自身的需求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于那些希望进一步深造的学生,可以借此契机,帮助建立一个考研团体。一方面可以集体进行考研信息搜集、信息共享,同时,还可以结合网络平台开展考研小组的相关活动;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学生独立作战,因缺乏支持而中途放弃。学院的考研自习室、阅览室为学生提供了集中复习的良好环境,低年级学生也深受感染加入准备考研的行列,团体成员彼此之间的相互鼓励、相互帮助,促进了良好氛围的形成。

初定考研目标,适时适度调整。团体目标在团体心理学理论体系当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它对团体起着动力和激励的作用。一旦团体成员认同和接受团体目标之后,便会产生“求同的压力”,这种压力可以有效整合团体和团体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对考研团体而言,异质性与同质性并存,不能单一地制定一个统一的目标。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能力,选择一个符合自身情况的明确的具有挑战价值的目标。所有考研个体的目标构成了考研团体的总体目标。总体目标如若与实际团体的目标无显著差异,就会被团体成员接受并内化为各自的目标,外化为积极有效的考研行为,可显著提高团体效能。随着学习的深入,初期目标可能并不符合后期的学习效果,因此笔者认为考研目标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作为教师应及时捕捉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帮助学生及时调整以确保目标的可操作性。开展多种形式的考研辅导,大力宣传上届学生考研的成功事例,为考研学生提供了一个可望实现的目标。

注重竞合适宜,促进良性循环。团体动力学认为合作可以有效提升团体效能,而竞争的存在也可以激发团体的生气和活力,形成良好的团体气氛,促使成员潜能的发挥。但是,竞争的程度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竞争不足会产生学习效果进展迟缓甚至停滞,团体过分平稳;太过激烈会引起人际关系的紧张,造成额外的心理负担,甚至降低学生考研动机,影响团体的稳定性和效能的发挥。所以,团体动力学主张团体内部应积极开展合作和适宜的竞争。在考研的复习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树立合作意识,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根据不同主题定期开展交流,提升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管理的能力,进而提升学习效果。使考研复习进入良性循环状态。在课堂教学中,学院积极鼓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采取竞争——合作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竞争——合作学习,而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充分的准备工作,对所授课程是否适合进行竞争——合作学习、如何开展竞争——合作学习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出现问题如何处理等问题进行合理有效的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竞争——合作学习能力。

克服考研弊端,保证考研效能。团体平衡从来不是绝对的平衡,而是一种准稳定平衡状态。打破这种准稳定平衡的方式有两种:增加团体行为的促动力和减少团体行为的对抗力。对抗力涵盖了内部和外部影响团体稳定和团体效能发挥的因素。在考研过程中主要表现为:一是考研动机复杂,二是自我要求降低。针对种种影响团体中稳定平衡的对抗力的行为,必须有针对性的采取有效措施对大学生考研行为加以正确的引导。各个高校应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培养目标进行考研观教育,确保他们树立正确的考研观。

四、结语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已经成为现代人才普遍的需求标准。研究生相较于本科生,其自主学习能力、专业研究能力及专业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均有显著差异。据交通学院已毕业的研究生就业情况来看,其就业岗位与专业的契合度明显高于本科生,这说明高等学校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可以产生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团体动力学理论背景的考研服务常态化模式的构建正是在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应用型本科转型的大环境之下不断提升教学质量的实践探索。做好考研服务工作,建立和完善考研服务常态化模式对学风建设及人才培养都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推荐访问:动力学 常态 团体 考研 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