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公共图书馆参与农村文化服务体系构建路径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必要性;路径

摘 要:文章从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自身优势,将其积极地投入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事业中去的必要性、基本路径、发展设想三个维度,对该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1)06-0106-02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种由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文化服务体系。农村文化服务体系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又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是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的一项非常有效的措施。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问题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广泛地关注。公共文化服务不仅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文化权利,而且满足了公民的公共文化需求。目前,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我们面对的一项重点课题。

1 公共图书馆参与农村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分析

在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从某种意义上讲,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作用直接关系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成败,即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对于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概括起来讲,公共图书馆参与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它是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社会职责的必然要求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的在于满足公众的物质文化需求以及提高公众的文化素养,而构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目的在于满足公众的阅读需求以及向公众提供信息服务。总之,两者的目的是一致的,因为参与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社会职责所在。目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不够健全,存在着诸多亟须解决的问题。如受城乡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影响,与城市读者相比,农村读者获取的知识与信息明显不对称,从而激发了各类社会矛盾。由此可见,加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需要,是公共图书馆履行社会职责的必然要求。

1.2 它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

在实践中,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又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题中之意;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又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具体而言,它通过向农村大众提供各类服务,有效地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热情,充分地调动了人们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除此之外,它给农村大众带来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各类先进的文化扎根于农村,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阵地。总之,它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在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 公共图书馆参与农村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基本路径分析

目前,公共图书馆参与农村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状况良好,但是也存在着诸多亟须改革的问题。针对目前参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以下几项应对策略:

2.1 要构建以市图书馆为中心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

由于各地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公共图书馆参与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方式也不相同。对于一些经济相对发达但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薄弱的地区而言,一方面,我们要加大宣传的力度,使政府、社会与民众认识到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我们要积极争取财政拨款,广泛吸收社会的闲散资金,构建以市图书馆为中心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具体而言,我们既要建立“以市图书馆为中心馆、以县图书馆为分馆、以村图书馆为流通馆”的格局,又要依托网络化的管理体系与服务体系,形成一套辐射市、县、乡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在这个格局中,三级图书馆是一种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具有统一的业务标准和服务规范。我们通过这项举措,可以积极发挥各级图书馆的优势,不断提高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的效率,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体系的功效。

2.2 要进一步提高农村图书馆的资源共建与共享水平

目前,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图书馆馆藏图书比较少,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构建信息资源的共享机制是改善目前困境的一项非常有效的手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要把市、县、乡的图书馆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一套科学、便捷、适时、高效的信息资源的共享机制。同时,我们也要依托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积极建设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图书馆,进一步丰富各类信息资源,构建一套技术先进、资源丰富、服务便捷、覆盖城乡的文化服务体系,并最终实现农村图书馆资源共建与共享的建设目标。

2.3 要切实加大与各类文化机构的协作力度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它不仅包括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文化馆、影剧院等各类公共基础设施,而且包括公共文化电子政务系统以及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内容。因此,公共图书馆要想充分参与到农村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来,必须使自身融入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个大环境中去。换句话说,公共图书馆必须切实加大与各类文化机构的协作力度。这样做,不仅有利于扩大公共图书馆的文化服务范围,而且有利于增强公共图书馆的文化服务水平。例如,在文化下乡活动中,公共图书馆将送书活动与其它各类活动联系起来,使活动收到很好的效果。总之,在参与农村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公共图书馆不能将自身孤立起来,而要善于依靠各类文化机构的力量,使参与活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4 要积极组建各类农村流动图书馆

农村流动图书馆是经济欠发达地区通常采用的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效手段。在实践中,政府可以设置专项资金用于采购图书或建设图书馆,市、县公共图书馆负责图书的统一采购以及指导农村流动图书馆的工作。为了保证农村流动图书馆的图书或文献资料的供给充足,我们可以采取定期和不定期两种方式,向其不断补充或更新图书或文献资料。流动图书馆具有灵活、便捷、高效的特点,有效地缓解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图书馆覆盖率低的压力。同时,流动图书馆具有其它图书馆形式无法比拟的优点。它作为一种推进文化建设的创新方式,既方便了人们的阅读,又创造了一种愉悦的阅读环境,还营造了一种健康有序的文化氛围。在我国,流动图书馆毕竟是一项崭新的事物,普及程度还远达不到预期目标。对于农村流动图书馆而言,情况更是如此。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它还极易产生管理上的问题,如设备被盗、机器故障、人员管理等等。而且,管理问题会带来一系列的连锁问题,如管理人员培训、管理制度建设、管理资金安排等等。因此,我们既要积极组建各类农村流动图书馆,又要加强对各类农村流动图书馆的管理,二者不可偏废其一。

3 公共图书馆参与农村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设想

3.1 确立以人为本的办馆理念

与传统图书馆相比,现代公共图书馆摒弃了以书为本的办馆理念,坚持了以人为本的办馆理念。顾名思义,以书为本强调图书馆的一切业务活动要以书本为中心,而以人为本强调图书馆的一切业务活动要以人为中心。在这种办馆理念下,读者是公共图书馆的主人而不是客人,公共图书馆要向读者服务、向读者负责。以人为本的办馆理念贯穿于图书馆业务活动的始终,不仅体现在信息的收集与加工过程中,而且体现在信息传递与服务的过程中。因此,在实践中,我们要突破传统图书馆服务模式的束缚,建立以读者需求为中心的动态运作机制,及时了解和把握读者的需求变化,为读者提供应用型和创新型的服务。换句话说,在以人为本的办馆理念下,我们评价公共图书馆服务水平的标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实现了由服务次数到解决问题次数的转变。

3.2 要以提高办馆效益为中心工作

实践证明,提高办馆效益是公共图书馆走出困境,发挥自身优势的关键因素。办馆效益由管理效益与服务效益两部分组成。在现实中,这两种效益是相辅相成、密切相关。其中,管理效益有利于促进服务效益,而服务效益有利于完善管理效益。因此,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公共图书馆要综合利用各种有效的资源,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实现自身规模增长和效益增长的协调发展。总之,我们要以提高办馆效益为中心工作。这样做,不仅有利于提高公共图书馆在农村文化服务体系构建过程中的影响力,而且有利于赢得政府、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可。

3.3 要积极构建图书馆的文化与精神

图书馆的文化与精神是提高公共图书馆核心竞争力中不可忽视的因素。在生活中,有些公共图书馆具有同样的馆藏资源,却具有不同的核心竞争力和图书馆形象,这正是图书馆的文化与精神发挥作用的结果。因此,我们要积极构建图书馆的文化与精神。具体而言,一方面,我们既要传承本馆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及时弥补本馆的缺失文化;另一方面,我们要加强科学管理,构建团队精神,营造公共图书馆的核心文化。

4 结 语

综上所述,公共图书馆参与农村文化服务体系构建是一项非常系统的工程,做好该项工程就要重点做好这样几项工作。首先,我们要对公共图书馆参与农村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必要性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其次,我们要对公共图书馆参与农村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基本路径有一个准确的分析;要对公共图书馆参与农村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发展设想有一个科学的把握。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地发挥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在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才能真正地实现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杜香.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图书馆服务[J].农业网络信息,2008(10).

[2] 田英萍.拓宽图书馆服务领域,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9(3).

[3] 李友仁.如何发挥公共图书馆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J].云南图书馆,2008(3).

(编校:杨金霞)

推荐访问:服务体系 路径 构建 参与 农村